代表當今石材業專業水準的第五屆中國長三角優秀石材建設工程“金石獎”,在行業管理部門、房地產開發商、裝飾施工企業、建筑設計院、石材企業翹首以盼的期待中終于在9日出爐。
蘇浙滬再接再厲,安徽、山東加盟更壯聲勢
據主辦方上海石材行業協會、浙江省建筑裝飾行業協會和江蘇省裝飾裝修行業協會透露,蘇、浙、滬、皖、魯四省一市共有211個項目入選優秀石材工程,蘇浙滬依次占據69、68和66項。這表明蘇浙滬三地石材工程專業水準已相當接近,三足鼎立格局業已形成。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安徽、山東僅有3個項目榜上有名,這是因為今年他們小試身手,尚未發力的緣故。
入選金石獎作用日益凸顯,開發商、建設單位、施工企業紛紛躋身其間
金石獎,橫跨選料、加工、設計、施工、維護等環節,涉及幕墻、裝飾、園林等諸多領域的應用,因而專業性很強,除了有著相當的技術含量之外,尚有可以挖掘的眾多領域。業內專家稱,長三角金石獎目前已經升格成為石材行業與裝飾行業傾情的主流“項目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更開發商、建設單位、施工企業加入到金石獎這個行列之中。一些建設單位在招標時明確要求施工單位做成金石獎工程;一些施工和石材企業更以金石獎工程為目標,使金石獎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事實上,金石獎這個平臺還有效加強了長三角政府、協會、企業之間的互動和合作交流。2013長三有金石獎參賽活動,上海充分利用建工、城建、中建、江蘇滬辦、浙江滬辦、石材等賽區通道,以及各區縣安質監站的力量對金石獎工程進行布置落實;江、浙在建管部門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國優、省優裝飾工程和魯班獎評審的機會和通道,以發文和開專題會議布置的形式進行宣傳動員。主辦方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企業認為金石獎對工程質量、企業品牌提升有幫助,金石獎改善了石材企業與甲方的關系,過半數企業認為金石獎直接增加了企業中標的概率。
房產調控導致石材建安工作量總體下降,住宅項目石材使用量依然平穩
據主辦方統計,2013長三角金石獎上海各分賽區初報工程達到248個,工作小組現場評審項目146個。浙江申報108個工程,江蘇申報103個工程。評審過程也充分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一部分評審工程與省優、市優裝飾工程合并評審。蘇浙滬專家在項目評審過程中發現,盡管房產調控使得石材建安工作量總體出現下降,但是房地產開發商在外墻材料的選擇上,對石材特別是國產花崗巖更是青睞有加。今年獲獎樓盤有九龍倉、萬科、華潤、金地、綠城、大華、保利、中海、協信等知名房地產項目,均為高檔住宅,這些項目利用石材體現住宅建筑的風格和品位,極大地提升了整體裝修效果和功能。申報工程具有代表性,體現了當前石材工程較高水平。如上海綠城玉蘭花園石材工程,通過石材充分體現了高檔住宅樓盤的豪華;盧灣區第12街坊住宅發展項目1號、2號樓石材工程等,通過石材充分體現建筑的簡潔流暢又不失華貴;百仙商務辦公樓石材工程,同一種石材、不同的表現方式將石材的多變性演繹得淋漓盡致;上海衡山路十二號至尊酒店石材工程通過石材的點綴,把石材當做小品使酒店文化通過石材盡情展現。
入選金石獎考核嚴格,金石獎的含金量和十足的成色得到強勁支撐
主辦方對入選金石獎有著很高的門檻和嚴格的考量。據主辦方之一的負責人范林根博士分析,今年雖受房產調控的影響,但是金石獎作為石材行業的專業獎項,受到了建筑產業企業的重視和歡迎,金石獎申報數從去年的434個上升到今年的459個。目前211個獲獎工程,205個為天然石材工程。按地域分布,上海66個,占32%;浙江68個,占33%;江蘇69個,占33.6%,安徽2個,占0.9%,山東1個,占0.5%。根據石材建安工作量,1億以上的工程1個,占0.5%;5000萬-1億的工程4個,占1.9%;1000萬-5000萬的工程90個,占43.6%;500萬-1000萬的工程61個,占29.7%;200萬-500萬的工程50個,占24.3%。按工程用途分,商務辦公49個,占23.8%;酒店、會所28個,占13.6%;別墅、住宅小區80個,占38.8%;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27個,占13.1%;地鐵、機場、隧道、車站、廣場5個,占2.4%;其他工程17個,占8.3%。獲獎企業中,業主1家,施工總包企業38家,裝飾企業45家,石材企業78家。205個工程中49個工程已獲或正申報國優工程;75個已獲得省(市)優工程。另有12個石材養護工程申報今年的養護工程金石獎,6個工程榮獲石材養護工程金石獎。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