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網獲悉,4月22日,通山縣城發(集團)公司董事長高璟浡詳細介紹了該縣作為新型建材產業發展基地的資源情況和發展優勢。通山憑借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優越的地理位置,致力于打造一個產值達60億元的新型建材產業。
據介紹,通山縣已探明包括硅、釩、石灰巖在內的44種礦產資源,占咸寧市已發現礦種的75%。特別是石英巖和大理巖,儲量豐富、品質上乘且開發條件優越。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通山建材產業迅速發展,在鼎盛時期擁有超過140家加工企業,從業人員達到8萬人,并在全國范圍內都有從事建材生產經營的通山人。
與此同時,通山縣還獲得了市政府配置的6個礦權,涵蓋大理巖、脈石巖、瓦板巖、制灰用灰巖、釩礦及建筑石料各一個,數量為全市之最,占據總量的四分之一。此外,通山被譽為“中國大理石之鄉”,其生產的高檔大理石板材品牌如“金鑲玉”和“啡網”暢銷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
交通方面,通山縣地處武漢、長沙、南昌“中三角”的中心位置,距離這三個省會城市均在百余公里之內,且有多條國道和高速公路穿越,確保了物流運輸的便捷性。
高璟浡強調,近年來通山縣致力于綠色化、高效化的資源開發與精深加工,旨在推動新型建材產業的復蘇壯大。2024年,全縣新型建材產業實現了30億元的產值。展望未來,通山縣計劃通過加大綠色礦山開發和行業龍頭企業的引進力度,助力產業優質高效發展,目標是在2027年實現60億元的產值。
石材網了解到,為了達成三年內產業倍增的目標,通山縣將重點推進雨山飾面用石灰巖礦和一盤丘石英巖礦兩個礦區的開發。同時,該縣設立了新型建材研究中心,支持本地老牌石材加工企業轉型升級,并鼓勵新型建材企業與科研院校合作,以新技術新產品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通山縣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吸引10到15家高端石材加工企業、8到10家干混砂漿等制造企業以及5到8家石雕石刻等個性化定制加工企業入駐,構建一個高標準的新型建材產業園,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集群。力爭到2027年,全縣新型建材產業的總產值能夠突破60億元。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