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商品房交易規模的收縮,改善型大平層住宅的需求增長,石材市場呈現出“量減質升”的特征,即整體需求量減少,但對高端優質石材的需求依然強勁。這促使石材企業向專業化、高端化方向發展,并且更加注重品質控制和成本優化。
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平衡品質管控與成本優化,成為業內石材企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把控優質資源
石材網了解到,在這場洗牌浪潮中,頭部企業如祥泰石業和漢榮石業已經開始了戰略轉型,致力于通過聚焦高利潤、低風險的高端產品線來應對市場的變化。他們不僅加大了國外市場的開拓力度,還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優質的石材資源,建立了從礦山直采到生產加工再到設計維護的一站式服務體系。
祥泰石業董事長吳華江表示,如今普通大理石利潤大大壓縮,企業要想生存下去,精準把控優質資源是關鍵,同時挖掘端新項目。國內工程市場萎縮,加大國外市場的開拓是必由之路。
走進漢榮石業的板倉,同樣是擺滿了意大利木紋、梵高棕、藍金沙、魚肚白等數十款高端石材。漢榮石業總經理鄭榮思介紹,在感知到國內工程市場的不樂觀后,他們加快了國外礦山資源與市場的布局,并積極進行市場聯動,強化客商合作。
重構價格體系
在水頭石材市場,你會發現有不少特價牌,盡管有人駐足,但早已無人問津了。大家都意識到,“特價”更多的是一個引流噱頭,價格并沒有真的低到讓人心動的地步。
針對特價板市場的演變,石間石業總經理許衛陽坦言,以往粗放式的囤貨模式導致大量劣質石材庫存積壓,最終被迫折價清倉,并沒有消費者愿意買單了。歷經了行業洗牌,現在更多是資源整合能力與產品結構設計、精細化運營的比拼。
可以說,傳統的特價板促銷策略逐漸失去了吸引力,因為市場定價邏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今,企業更多地采用“優品+次品”組合銷售策略,以提高資金周轉效率并為客戶創造附加價值。這種轉變反映了行業內非理性價格戰的結束以及資源整合能力和產品結構設計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總體來看,
石材行業的這場變革正在推動整個產業向更高層次演進,對于能夠準確把握市場趨勢并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的企業來說,這意味著新的機遇。而對于那些未能跟上步伐的石材企業而言,則可能面臨更大的挑戰。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