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位于南安市水頭鎮下店村的南威石材(泉州)有限公司生產不停歇:數十臺大小不一的設備正高速運轉,30多名工人忙碌在各自崗位,有的在打磨石料,有的在打包成品,整個工廠熱火朝天,訂單更是排到了年后。
石材網了解到,近年來,建材行業整體略顯蕭條,但石材工藝品行業卻逆勢上揚,一些原本專注于精加工的石材企業也開始涉足石材工藝品領域,開辟發展新賽道,尋求新生機。
走進南威石材,記者看到各種由石材融合木材、金屬、水晶、不銹鋼等材料制成的工藝品如小茶盤、小托盤、香薰瓶、花瓶、拍拍燈等,裝在籮筐里,等待進一步的打磨拋光安裝。
南威石材董事長黃長敬告訴記者,工廠每年都會承接定制款式多達上百種,只要是木頭能做成的產品,石頭都能做。小到10mm*10mm的時裝項鏈,大到各種石材雕塑作品。
但石材工藝品的制作也并非易事,它需要深厚的技術沉淀和精湛的技藝。黃長敬坦言,石材工藝品的造型不僅要設計美觀,還要能夠實現量產,如此才算是成功的作品。很多石雕設計非常薄非常輕,無法量產,只能停留在圖紙上。沒有好的工人,即使造型相似,品質也會差之千里。
為此,南威石材從廣東、河南、河北等地挖掘技術能手,只為制作出更有質感的石材產品,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在南威石材工作了十年以上,且月工資普遍上萬元。
除了技術人才,自動化設備也是實現批量化生產的關鍵。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了四五十臺各種形制的設備,有專門切圓形的,有專門切方形的,還有專門雕刻的……這些設備大多是南威石材結合
石材特性自行研發和改進的,它們為石材工藝品的制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而南威石材的繁忙正是本土石材工藝品行業的一個縮影,在水頭還有幾十家規模較小的石材工藝品加工廠同樣忙碌,加班加點地趕制年底的禮品訂單,同時也為即將到來的廈門展準備企業伴手禮。
南安石材協會副秘書長陳良梯認為,石材工藝品之所以能夠在近年來迅速走紅,主要得益于短視頻等平臺的推動。如今,在水頭鎮就有上百家工作室專注于石材工藝品的設計和營銷。許多工作室通過線上直播,賣出了不錯的銷量。
目一玩家就是近些年來迅速成長起來的專業石材工藝品供應商,其創始人吳英蘭介紹,他們是由一群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年輕人組成的,成員包括石材從業者和設計領域的專家,能夠為客戶提供從設計、選材、生產到包裝的一條龍服務。經過兩年的磨合,團隊的服務質量已經獲得了行業的廣泛認可,訂單已經排到了3月。
除了業內需求,外界客商的需求也是市場新藍海。吳英蘭介紹,一位咖啡發燒友甚至向他們定制了一臺石材咖啡機,目前已完成造型打樣。此外,由石材做成的擴音器、音箱等具有藝術功能的石材工藝品也在不斷涌現。
陳良梯表示,伴隨消費者個性化追求增強,
石材工藝品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裝飾品或禮品,而是逐漸演變為一種表達個人品位和生活態度的方式。未來,在科技進步和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的背景下,石材工藝品行業將有望保持持續發展好勢頭,進入發展的春天。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