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網獲悉,8月26日,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了位于九定嶺建筑用花崗巖骨料項目加工區,只見該項目產品發運方面,是一卡通無人值守,智能發運,標載出廠,且可以實現10輛車同時發運。
原來,在定安縣龍河鎮九定嶺建筑用花崗巖骨料項目加工區裝運花崗巖骨料產品已變得非常簡單又便捷:打開手機二維碼,掃碼下單進場,待車輛停在發運樓車道準確位置后,花崗巖
石材骨料便會自動放出,待達到車輛運載標準噸數后,放料就自動停止,而后車輛可自行駛離,全程僅需十幾分鐘。
據項目開發建設企業定安潤豐礦業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個項目從開始建設起,就著力打造數字化智能礦山,目前已經實現了全流程的智能化生產。依托該企業控股公司華潤建材科技開發系統,九定嶺建筑用花崗巖骨料項目已形成“一個中心(礦山數據中心)+四大平臺(數采軟件平臺、三維管控平臺、卡車調度平臺、生產執行系統平臺)”的礦山數字化智能管理體系,只需要名操作員在中央控制室通過中央集控系統,就可實時監控各類礦山指標,遠程操控設備。
在項目中控室,該負責人指導工作人員在大屏幕上展示了礦山3D地質模型,上面清晰地展示著礦山的開采現狀,同時告訴記者:可視化是推動這個過程進行的重要一部分,他們根據地質資料、開采現狀建立的礦山3D地質模型,當開采現狀發生變化后,所有信息都會自動更新到模型中。
只要打開露天礦山智能調度系統平臺的可視化界面,還可看到礦區車輛最優運行路徑、爆堆位置、裝載卸載點、車輛的人員、作業地點等信心,實現實時監控與優化調度。此外,通過加裝智能AI監控設備,依托VR技術,可實現智能識別揚塵、漏料、堵料,并監測礦區人員、車輛安全行為。一旦有違規操作,可以立即抓拍,立即發出警告,實現生產各環節的可視化管理,預防風險,進一步保障礦山人員、設備及生產的安全。
石材網了解到,目前,該項目還在各個環節裝配國內外新進品牌設備,致力于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與污染物的零排放。與此同時,推動落實機制砂濕法生產、加工廠房全封閉運行、礦山邊開采邊復綠、配備電動礦車等舉措,積極打造綠色礦山,全面提高項目環保效益。據悉,該項目自去年7月投產運營,第一年已實現年產值7800萬元,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