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閩南沿海的惠安,耕地稀缺,卻盛產筆山石、古山白等花崗石材,為此,當地以石筑屋、以石筑橋并與建筑藝術相融合,逐步締造出了一幟的鏤繁剔透、風靈雋雅的南派雕藝風格,成就了惠安石雕的品牌!而今惠安石雕更是在各地留下了身影:位于湖南長沙橘子洲頭的毛澤東青年面容巨型雕塑、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廣場前的大型石雕《攻堅》、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上的馬丁·路德·金雕像……
中國石材網了解到,在2011年,“惠安石雕”獲準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該地理標志是惠安千百年積淀文化底蘊的有力體現,更是促進惠安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
恪守標準 傳承經典
從惠安縣城到崇武古鎮的惠崇公路兩旁,匯集著大大小小的石雕企業,從獅子到大象到龍柱等,應有盡有,似乎是萬物可雕,各種石制雕塑將從這里走向世界。
惠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陸奕敏表示,石雕是惠安最為耀眼的名片,也是惠安的支柱型產業。在這個總人口100多萬的縣城里,有近10萬人從事石雕產業。目前,惠安擁有石雕加工生產工廠700余家,擁有石雕石材規上企業171家。2023年,規上石雕石材工業產值達200.34億元。
從小小的石雕作坊到如今規模繁盛的支柱型產業,這背后離不開當地對精湛工藝與推陳出新的堅守。其中,嚴格的惠安石雕產品標準尤其體現出惠安石雕的工匠精神。
陸奕敏告訴記者,惠安石雕地理標志相關標準中對惠安石雕的材質、雕刻工藝、形式等多個方面進行了限定。例如,材質選擇上,惠安石雕的用材為當地所產的花崗巖(白石、青石),這些石材需要具備莫氏硬度在6-7之間、密度大于2.79g/cm 3、抗風化性能好、耐腐蝕、耐磨損、吸水性小于0.5%等特性;表現形式上,惠安石雕應具備“大者雄偉壯觀,小者精微細巧,可托于掌心或浮于水面玩賞”的特點。在眾多工藝中,惠安石雕將獨特的影雕工藝列入其中,同時還包括圓雕、線雕、浮雕、沉雕、微雕5個大類。
在2012年,惠安起草的福建省地方標準《石雕石刻制品》獲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發布,該標準填補了石雕石刻長期以來無標準的空白,同時在現代技術的加持下,進一步提升了惠安石雕工藝水平。
福建省鼎立雕刻藝術有限公司經理李文敬認為,惠安石雕標準不僅將代代相傳的雕刻工藝記錄了下來,也有助于強化品控,進一步提升石雕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而地質標志的加持為石雕企業帶來了較高的市場信任度,激勵著企業不斷提高產品品質,讓惠安石雕這張名片更響亮。
打造品牌 價值躍升
在惠安雕藝文創園的世界石雕之都展示中心,琳瑯滿目的雕藝作品贏得來往駐足的游人陣陣驚嘆。而在不遠處的雕藝會展中心,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在這一雕刻藝術品專業市場洽談交易訂貨。
據了解,近年來,為持續發揮“惠安石雕”品牌效應,打造“惠安石雕”品牌形象,惠安著力實施“重龍頭、強品牌、鑄鏈條”的戰略,走出了一條“跨界融合、品牌培育、平臺塑造”的發展之路,其中,規劃建設惠安雕藝文創園是其中一個重點。
惠安雕藝文創園將傳統石雕與文創相結合,大力推動新興業態集群發展,旨在打造以雕刻藝術產業為核心,集創意設計、文化旅游、商貿會展服務為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新生態。伴隨文創+產業的融合發展,惠安石雕業從單純商品轉變為融入文化、藝術和創意的作品,實現了石雕產品價值的提升。與此同時,立足惠安雕藝文創園,加快發展“工業+文旅”新業態,引導石雕企業創立雕藝觀光工廠、雕藝研學點和體驗工坊等,不斷延伸石雕產業鏈。
此外,惠安以打造地理標志品牌為核心,從打響大師品牌、打響技藝品牌、打響文創品牌多方面聯合發力,持續擦亮惠安石雕這塊“金字招牌”。
天下石,惠安雕。如今,惠安生產的石雕占全國市場份額的30%以上;惠安石雕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中東、歐美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雕刻的力與美之間,講述著獨特的惠安故事。
陸奕敏介紹,惠安將持續引導石雕行業加快標準化、集約化改造,進一步做大做強惠安石雕地質標志品牌,讓“世界石雕之都”的雕刻精品更好地走出國門、走向千家萬戶。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