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泉州惠安石獅遍布各地,從國內一流學府,到七百年古橋;從古寺門前,到駐守山門……千年傳承下來的惠安石獅,以其精湛的工藝與獨特風格,在現代社會持續綻放光彩。
多地石獅來自泉州造
中國石材網了解到,在北京大學東大門,有一對威武雄壯的石獅子,由青石雕刻而成,為“北獅”造型,整體形象莊嚴大氣,面部表情威武,毛發呈波浪狀,姿態充滿了力量感,這正是出自泉州惠安的匠人之手。
據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泉州市非遺項目(影雕技藝)傳承人吳敏達介紹,北京大學東大門的這對石獅子由多位經驗豐富的石雕師傅一起參與,耗費了半年時間精雕細琢而成,于2020年8月由泉州運往北京安放。
除了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湖北大學等多所知名學府大門前安放了來自泉州的石獅子。河南省云夢山八卦城山門、臺灣省臺中市禪機山等景點也有泉州石獅子的身影。還有福州萬壽橋上18只拳頭獅、福州西湖開化寺和涌泉寺門口的石獅子同樣也出自泉州。
立足傳統 推陳出新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石獅有辟邪、吉祥之意。遍布世界各地的華人則將石獅子帶上了國際舞臺。現如今,包括石獅在內的惠安石雕產品已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泉州打造的“獻書獅”“獻錢獅”“故宮獅”等石獅子較為常見。“獻書獅”為一公一母相望,雄獅披著飄帶,口中含珠,腳踩彩球,多放在寺廟或者祠堂門前;雌獅腳下臥著小獅子,象征多子多福;“獻錢獅”的雄獅身上有一串錢幣裝飾,寓意為招財進寶,雌獅與幼獅玩耍,寓意子嗣昌盛,在銀行門口常見這樣的兩只獅子,嘴巴一張一閉,寓意進寶又守財。
作為我國傳統藝術的代表,泉州石獅子不僅在各大國際展覽和藝術節上屢獲殊榮,也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公共建筑、園林景觀、酒店賓館、企業機構等場所,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文化和藝術的窗口。
近年來,泉州匠人不斷探索創新,在傳統石雕基礎上,融入現代審美,讓石獅雕刻技藝煥發新的生機,如將石獅子形象結合卡通、動漫元素設計出Q萌石獅子,增加趣味性,受到年輕人的歡迎。雕刻石獅的材料,也從單一花崗巖、青石,轉變為嘗試新型石材,進一步提升藝術表現力。
此外,石雕大師們還將石獅與景觀設計結合,創造出互動式公共藝術裝置,如噴泉、照明設施中的石獅元素,及創新小型化、家居化裝飾石獅,讓石獅以多元化形式走進我們的生活。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