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效手段。中國石材網獲悉,內蒙古著力圍繞科技“突圍”工程正在開辟新賽道、培育新動能,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就在近日, 烏蘭察布察哈爾高新技術開發區,一項名為“利用鐵合金熔渣制備人造石材的研究及示范”的實驗項目取得成功,這是鐵合金熔渣首次成功制備為大體積人造石材!
據了解,這種人造石材不僅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強等良好的物理性能,而且色彩豐富,可塑性好,適用于建筑裝飾、園林景觀等多個領域。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國重李宇教授課題組博士研究生黃燚表示,現在實驗項目進入了第三階段,已經有一部分成果,成功制備出了大體積石材,檢測它的力學性能、重金屬離子浸出它都是合格的。人造石材它屬于建材,具有一個藍海的市場,它能避免開山炸石,保護青山綠水。
中國石材網了解到,烏蘭察布市是內蒙古重要的鐵合金生產基地,2023年鐵合金產量約954萬噸,占內蒙古產量的72%,全國總產量的27%。而與此同時,年排放量超過1000多萬噸的鐵合金廢渣,一直面臨著環境保護和土地占用的雙重壓力。對此,察哈爾高新技術開發區攜手內蒙古啟迪清潔能源研究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綠色低碳鋼鐵冶金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同啟動了“利用鐵合金熔渣制備人造石材的研究及示范”項目,致力于解決鐵合金產業產生的大量鐵合金廢渣難以規模化利用的問題。
如何生產一種石材產品,既解決鐵礦石廢渣處理問題,還要創造經濟價值呢,這是擺在科研人員面前的一道“卡脖子”難題。歷經反復實驗,科研人員將目光放在了降低熔渣改制成本上。經過反復嘗試,最終團隊成員在熱處理過程中采用“一步法”熱處理工藝,進一步降低熱處理成本,通過新的工藝,鐵合金熔渣的使用率達到90%。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國重李宇教授課題組博士研究生黃燚結合掃,課題組根據這個項目制定了以下四點內容,第一,在熱限度改制下的鐵合金廢渣組分的優化;第二大體積人造石材的應力和形成機理及控制;第三大體積人造石材在現場批量制備及工藝優化;第四批量人造石材在現場制備一個示范線及它的性能優化。
下一步,察哈爾高新技術開發區攜手科研團隊計劃建立一條年處理3萬噸鐵合金廢渣示范項目,按照普通石材1000元左右市場價格估算,示范項目預計可以創造三千萬元的經濟價值。目前項目進入中試階段,正在開展現場批量制作和工藝優化。若采用間歇試生產用電成本約100元/噸,連續生產成本更低。
來源:《內蒙古新聞廣播 奔騰融媒》官方微信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