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材網獲悉,近日,2024年福建省級綠色礦山遴選結果公布,華潤水泥(龍巖曹溪)有限公司中甲石灰石礦等9家礦山上榜。截至目前,全省綠色礦山已擴至45家,其中國家級綠色礦山17家、省級綠色礦山28家,涉及金、鉬、鐵、鉛鋅、無煙煤、螢石、高嶺土、石灰石、飾面石材、建筑石料等多個礦種。
近年來,綠色礦山建設已成為發展共識,是全省轉變礦業發展方式、推動礦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為此,省自然資源廳一直秉承“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原則,著力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現如今,全省綠色礦山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谷雨時節,記者走進了位于三明的福建省富強石材有限公司,放眼礦區皆是草木青蔥,一片盎然生機,沒有傳統石材開采礦山的污水橫流,也看不到裸露的山體和廢石廢渣。取而代之的是清澈見底的泳池、富強綠色生態路、二十四孝園、溫馨別致的休閑木屋,這個石材礦山不僅是礦山,更是一座生態公園,成為知名的網紅打卡地。
縱觀富強石材,其綠色富強之路越走越寬,它被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并入選第一批福建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名單,也是福建省綠色礦山建設的一個縮影。福建綠色礦山建設有幾大成功經驗:
一方面,綠色礦山建設離不開科技賦能。例如,龍巖馬坑鐵礦正是通過技術改造,助力實現尾礦、采礦廢石不出井全部充填采空區,綜合回收鉬等共伴生礦成效顯著;寧化鎢礦智能礦山建成生產自動化系統,實現井下無人車載運輸,在低品位鎢礦選礦回收方面位列全國先進水平;山東黃金政和金礦采用國內先進的充填法開采技術,回采率達到96%……
另一方面,通過持續推進生態修復,加大資金投入與舉措實施。龍巖紫金山金銅礦每年投入上億元資金用于生態修復,同時成立排土場生態恢復治理課題組,開展銅礦渣堆場修復試驗,共種植適合礦區的植物135種,取得成功;德化雙旗山金礦在關閉的尾礦庫成片種植茶葉,走出尾礦庫退庫利用新路子。
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在綠色礦山遴選中堅持優進劣出。
中國石材網獲悉,2022年以來,省自然資源廳按照自然資源部的統一部署,每年都組織綠色礦山“回頭看”實地核查工作。目前,共有3個礦山因存在越界開采、排土不規范、邊坡治理恢復不到位以及安全許可證到期等問題被移出綠色礦山名錄,有效確保綠色礦山的“名副其實”,充分發揮綠色礦山標桿引領作用。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