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網
獲悉,為了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加快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日前,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出臺了《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2025年本)》,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據了解,伴隨我國東部產業逐漸西移,西部地區的基礎建設、水利工程、工業園區、交通樞紐、城市建設等將隨之展開。而砂石作為基礎設施建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其需求必將大幅增長。此次,重慶就將1000萬噸/年及以上機制砂石項目列入了鼓勵類產業。
該文件按省份分列的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共564條,相比2020年本凈增加29條、增幅5.4%,增加的條目主要集中在特色農牧、電子信息、資源精深加工、裝備制造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在砂石礦山領域,西部多個省份增加了相關鼓勵類產業:
重慶-1000萬噸/年及以上機制砂石項目;巖鹽、螢石、天然大理石(飾面
石材)等非金屬礦精深加工。
甘肅-機制砂石新型建筑材料的生產。
貴州-白云石精細加工及綜合開發利用;玄武巖纖維及制品研發生產;石材加工生產。
云南-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及裝備制造;綠色建筑材料制造。
西藏-大理石、花崗石等石材開發加工。
陜西-多元素共生礦及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戰略性礦產資源及緊缺礦產勘查、開發;礦山安全儀器、礦山應急救援裝備研發及制造,礦山安全生產軟件產品和數字應用平臺的研發。
石材網了解到,對西部地區從事鼓勵類產業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是西部大開發的一項重要政策。該目錄作為西部大開發產業政策的重要文件,與西部大開發財稅、投資、人才等政策協同發力,共同構成了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系。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政策的適用范圍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含兵團)、內蒙古、廣西等西部12省(自治區、直轄市),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政策深入實施,并取得明顯成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2021年至2023年,通過實施《目錄》和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西部地區共減免企業稅收超4000億元,有力支持了西部地區企業發展,也吸引了國內外企業加速向西部地區投資布局。
二是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通過鼓勵類產業政策,有針對性地激勵西部地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目前西部地區已經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形成9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
如何確保相關優惠政策落到實處,有關負責人表示,西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目錄(2025年本)》的執行主體,在執行過程中,有關省級部門應及時對企業主營業務是否屬于《目錄(2025年本)》進行判斷,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強指導督促和協調服務,把《目錄(2025年本)》和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