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石材行業的發展歷程中,造就了不少傳奇與佳話,更彰顯了企業家精神,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一位女性企業家劉志艷,在26年的創業路上,用她的誠信、智慧和魄力,在青島的石材圈里闖出了名堂。
劉志艷的大晃石材廠毗鄰城陽棘洪灘動車小鎮,偌大的廠房里,整齊排列著各種各樣的石材板樣。剛從外地出差回來的劉志艷,正忙著安排調度生產、發貨。她個子不高,站在足有兩米高的大理石板前,顯得格外嬌小。
簽了合同就要負責到底
劉志艷快人快語、笑聲爽朗表示,哪個女人不愛漂亮衣服,她也想每天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但從事石材這個行業,天天跟工地打交道,根本沒有功夫捯飭自己。
提及自己創業,劉志艷坦言,如果不是因為家庭的負擔,她可能不會走上這條創業路。
在1994年,30歲的劉志艷從一家大型建筑企業下崗,而那時也正是一家人生活最困頓的時候。公公重病欠下幾萬塊的外債,還有兩個上學的小叔子要供養,作為大嫂,她義不容辭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起初,劉志艷到一家石材公司打工,干了三年多,她憑借出色的業務能力,做到總經理助理,經常被派到外地管項目,工資也從最開始的幾百塊錢,一直漲到好幾千塊錢,在當時算是高薪了。
1998年,為了照顧家庭,劉志艷忍痛放棄了這份很多人羨慕的工作。她從北京的項目上回到青島,在建材市場開了自己的門頭——青島大晃石材批發部。劉志艷介紹,大晃是她兒子的小名,她希望這個小店和孩子一起成長,小店只有七平方米,劉志艷帶著兩個工人,所有事情都是親力親為。
那時候,雖然買賣不大,但劉志艷把誠信看得比什么都重要。1999年,她承接了一項工程,但客戶點名要的一種石材,因為各種原因,在本地備不到貨,最后只能舍近求遠,費盡周折從廣東把材料運來。為此,她把一年的收入全賠了進去,她表示,不后悔這個決定,因為簽了合同就要負責到底,沒有任何借口。
干工程是個良心活
劉志艷進入石材行業比較早,趕上了城鎮化發展的紅利。憑借著誠信的經商理念與靈活多樣的經營方式,她慢慢站穩了腳跟,很快就從批發部轉型開辦了工廠,提供集設計、生產、銷售、施工等于一體的服務。
那時候,公司承接了很多大型房地產和商業樓宇項目,她要求員工在每一個環節上都做到盡善盡美。劉志艷認為,每一個項目都代表著客戶沉甸甸的信任,別人給你機會,你就不能讓人失望。
有一次,公司參與了一個房地產建設項目,雖然負責的只是石材施工這一個小環節,且已經圓滿完成了任務,但在得知第二天要進行整棟大樓的項目驗收時,為讓現場更為漂亮,劉志艷帶著員工把所有地面石材擦了一遍,讓甲方大為感動。劉志艷很自豪地表示,他們公司不僅產品質量好,而且活干得漂亮,從業26年來,公司從來沒有因為質量問題讓人退過貨。
在劉志艷看來,石材行業看似干的是個粗活,實則對細節的把控是關鍵。只有對每一個施工現場進行精準評估,才能給出最合理的產品和施工方案。
同時 ,說到底,干工程是個良心活,前期對產品和工藝追求完美,才能保證后期石材的穩定性,讓客戶省心。為此,劉志艷一直堅守自己心中的底線,追求好品質、好價格、好服務,這些年,公司的業務從青島擴展到了全國,像鄭州高鐵、駐馬店高鐵等大型
石材項目都被公司拿下。
“我代表的是中國女企業家”
伴隨企業的發展壯大,劉志艷也深感肩上的責任更大。這些年,她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捐款捐物,并累計資助幾百名春蕾女童。她表示,希望幫助的那些孩子長大了,能夠把更多的善意回饋給社會。同時,作為政協委員,劉志艷積極為社會發展建言出力,提出了大量有分量的意見和建議。
2008年北京奧運會帆船比賽在青島舉行,劉志艷被選為青島站火炬手;2012年,她又跟隨中國代表團,參加了聯合國婦女地位工作會。劉志艷坦言,她代表的是中國女企業家,是一個群體,而不是個人,我希望把女企業家身上的那種堅韌、獨立和自信展現出來。
從事石材行業20多年來,石塊般的磊落與實在早已融入了劉志艷的性格。經營中誠實、作風上務實、生活里樸實,這是她推崇的做人準則。劉志艷坦言,她始終對這份事業保有熱情,她為公司曾參與過的每一個項目感到自豪。即便多年后路過一棟建筑,那種成就感依然在,因為曾經干這個項目的時候,沒有任何遺憾。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