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江西龍南走“生態修復+文旅融合”之路,助力廢棄礦山變景區
江西龍南走“生態修復+文旅融合”之路,助力廢棄礦山變景區
近年來,修復關停礦山成主流,不少礦山在一系列舉措后換上新顏。山體裸露、植被受損的廢棄礦山,如何變身成為近郊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呢?近日,記者走訪江西省龍南市陽明心谷景區找到了答案。
位于龍南市城北的陽明心谷景區,如今映入眼簾的是玉巖石窟、丹霞碧湖,景區內綠樹成蔭,風光宜人。而景區周邊均屬石灰巖礦區,曾經幾十家大大小小的礦山開采企業和礦產品加工企業散布其間,長期的粗狂無序開采,致使礦區各類生態問題突出,影響極大。
世界石材網了解到,為徹底解決生態問題,近年來,江西省龍南市根據“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的戰略步驟,積極籌措資金對廢棄礦山展開修復治理。依托陽明心谷內奇特的自然景觀和寶貴的文物古跡等資源,采取生態功能修復和資源開發利用相結合的方式,在礦區上建起了文化中心、傳習基地,探索出了一條保護與開發并重、文化與旅游相融的廢棄礦山治理發展新路。
據說龍南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戰冬介紹,陽明心谷周邊礦區曾是龍南城區附近最大的廢棄礦山集中地,市里按照“宜景則景”原則,對周邊廢棄采石場采取危巖清理、臺階放坡、坡面錨索、植樹種草、采坑重塑利用等系列治理舉措,推動旅游景區建設。與此同時,當地聚焦王陽明在龍南的“三立”事跡,按照國家4A級標準將玉石仙巖打造集文化體驗、研學博展、市郊休閑和夜游、自然生態景觀等為一體的陽明心谷景區,昔日廢棄礦山變身為旅游休閑勝地。
原來滿目瘡痍的采礦用地變為了風景秀麗的景區,修復的邊坡上常年花開不斷……這些肉眼可見的變化是當地生態環境改善的寫照,也贏得當地民眾一片盛贊:以前從家里看去,很遠都是光禿禿的一片,現在好了,山上長出了綠油油的“頭發”,倍感舒心。
此外,陽明心谷景區還與悅龍灣、風電場等周邊旅游資源串點成線形成旅游線路,延伸旅游內涵。景區帶來的輻射效應不僅有力推動了周邊環境的提升,還形成了環境治理體系與項目實戰經驗,為其他城市近郊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整治和價值提升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
關注世界石材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