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位于浙江衢州的常山縣芳村鎮原工業小區石材加工企業(作坊)多為加工家用水槽、切割家裝用大理石的個體工商戶,存在著廢水直排、固體廢棄物亂堆亂放、現場臟亂差等一系列問題,造成了一定生態環境污染。在2020年的9月,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常山縣信訪舉報件反映:“常山縣榮興礦業有限公司及榮興公司周邊小型大理石切割廠,無污染防治設施,揚塵、噪音擾民,廢水直排。”
二是牽線搭橋推轉型,賦能培育新產業。
常山縣著力構建“1+1+N”的政府服務運營機制,引進浙江隱墅集團,實行投、建、管、運一體化管理,實現政府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效益最大化,同時以“政府投資+社會資本”EPC+O模式推進項目建設,1個月內完成核心區的5幢廠房6000余平米的改造建設工作。另外,結合當地特色產業優勢,以“宋韻芳村、油茶原鄉”為主題,建成占地45畝的現代油茶作坊,打造為縣內首家以油茶產業為主的農產品生產、銷售、觀光基地。
三是村戶融合謀發展,彰顯共富新成色。
常山縣在區域石材行業整治淘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以打造“芳村油茶”共富示范區新樣本為目標,探索“政府搭臺+集體入股+資本運營+村民分紅”的共贏模式,謀劃了一條“一產種植、二產古榨、三產研學、四產網銷”的油茶共富路。在2021年,油茶產業園覆蓋了全鎮20個村,各村油茶種植戶充分發揮“供貨商”優勢,將新建成的現代油茶作坊基地融合升級,以“基地+產業園+農戶”的模式帶動基地周邊890余戶農戶專職從事油茶種植,促進農戶增收致富,2021年全年累計銷售油茶3萬斤,銷售額180余萬元。同時,積極組織開展鄉村旅游研學、宋韻文化市集等活動,利用油茶作坊優質資源,設立創業孵化教室,塑造獨具辨識度的文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