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相繼對各省展開“回頭看”督察,并通報了一些典型案例,當引以為戒。其中,在1月9日,通報督察典型案例時指出,貴州是礦產資源大省,但各類礦山近半數存在這手續不全的問題。近年來,一些地方對礦產資源是粗狂開發,生態修復較為滯后,對生態環境也造成了極大影響。尤其是貴陽市修文縣、黔東南州黃平縣等地礦產資源開發違法違規問題突出,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嚴重。
據了解,2021年10月27日,發現修文縣陽光砂石廠羅漢坡砂石礦山部分區域覆土復綠等生態修復措施不到位,只是簡單地鋪設綠色防塵網、懸掛塑料樹葉,純屬虛假整改。而針對綠色礦山建設領域問題,國家有關部門印發《綠色礦山評價指標》明確,將“營業執照、采礦許可證、安全許可證合法有效”“近三年未受到行政處罰或處罰已整改到位”“礦區范圍未涉及各類保護地”作為綠色礦山建設先決條件。督察獲悉,修文縣2020年建成的14座綠色礦山中,多數礦山都不符合上述條件。如長沖大槽鋁土礦山等在申報時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馬家橋砂石廠等13座礦山2018年以來因侵占林地等被有關部門處罰47次。接著 ,2021年10月暗查發現,這14座綠色礦山中有12座不同程度存在這生態破壞嚴重、生態修復滯后等問題,其中就有陽光砂石廠羅漢坡砂石礦山部分區域覆土復綠等生態修復措施不到位,用鋪設綠色防塵網、懸掛塑料樹葉進行虛假整改。
貴州黃平縣富城實業有限公司麥巴鋁土礦違法問題突出、生態破壞嚴重,
近三年累計被有關部門處罰達62次,但黃平縣依然通過該礦山企業的綠色礦山的初審。茶亭坳砂石場違法侵占貴州陽湖國家森林公園,卻通過了綠色礦山初審。在2021年9月,上述兩個問題礦山順利通過層層評審,還被列入了貴州省2021年度第一批省級綠色礦山公示名單。
在2021年12月23日,發現黃平縣麥巴鋁土礦植被敷衍修復。據了解,貴州黃平富城實業有限公司麥巴鋁土礦位于黃平縣落裙坡礦區,2014年5月取得采礦許可證,礦區面積344.7公頃,批準的開采方式為“首采區—接替采區—后期采區”分期開采。但長期以來,該公司一直未辦理土地征用、林地占用手續,反而采取勞務分包的方式轉嫁責任,將麥巴鋁土礦分包給86名個人開采,并擅自將開采方式由分期開采變更為同時交替剝采,同時生態修復工作不及時、不規范,致使礦區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53.5公頃林地及4.9公頃耕地均被違法侵占。
督察發現,該礦區采礦點達到30多個,采礦作業可謂是遍地開花,整個礦山的生態破壞是觸目驚心。2021年10月,在前期暗查時發現,大量生礦及廢石廢渣都是隨意堆存或填埋,部分淋溶水直接滲入地下或匯入山塘后,嚴重污染了周邊環境。據水質監測顯示,附近水質呈強酸性,多種元素均嚴重超標。另外,修文縣響鼓坡鋁土礦在未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長期非法開采,2017年10月以來累計破壞林地等7.8公頃;黃平縣興達礦業有限公司王家寨鋁土礦也存在類似違法違規和生態破壞問題。
同時,黃平縣還存在負面清單要求執行不力的問題。據了解 ,早在2016年9月,黃平縣就被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范圍。接著,在2017年12月,貴州省將鋁土礦采選列為黃平縣負面清單禁止類產業。但事實上,黃平縣并未落實這項要求,導致麥巴鋁土礦、王家寨鋁土礦等應于2018年底限期關閉退出的礦山至今仍在非法開采,據影像顯示,2019年至今,這兩個礦山造成新增生態破壞面積達28公頃。
綜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認為,貴州修文縣、黃平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意識不強,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不力,對粗狂開發礦產資源、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監管不力,相關市州部門對綠色礦山建設的工作審理把關不嚴。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