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建筑水平也不斷提升,石材也成為建筑裝飾裝飾材料的高檔產品,市場應用極為廣泛。同時,在如今錯綜復雜的大環境下,
石材行業又是怎樣的發展趨勢呢?這里從其現狀開始分析。
石材行業市場飽和度
我國石材市場企業數量大約2萬家,其中大部分為中小型企業,產品大多數為低端產品,基本滿足市場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石材行業市場飽和度較高,特別是在低端產品方面,部分甚至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但立足綠色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石材行業飽和度還有待提升。
影響石材行業市場規模的因素
1.宏觀經濟
近年來,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影響明顯,加之產業轉型升級成為新常態,近兩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略有上升,但房地產需求疲軟狀態加劇,傳統建材行業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作為資源型產業,石材行業景氣受經濟下行影響明顯。
2.供給側改革
早年房地產市場的快速膨脹帶動了建材等一批相關行業的發展,石材企業數量及產能幾乎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長。如今如今經濟下行、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政策拉動乏力,內外需求縮減,加之銷路不暢,石材行業產能過剩,去產能與去庫存是企業近幾年的常態。
3.人力及環保成本上漲
由于石材行業是典性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而近幾年來,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經營管理成本蠶食著石材企業所剩無幾的利潤空間,行業低迷的形勢下,企業成本壓力極大,節流成了企業共同訴求。此外,《環保法》的出臺,對持續性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按日、連續的罰款。這意味著,對石材等傳統制造企業的非法偷排等違法行為,加上了標尺,違反的時間越久,罰款越多,石材企業環保成本加大
。
4.價格競爭激烈
石材市場需求萎縮,企業銷路不暢,庫存居高不下,讓利促銷成為企業維持發展或者生存的新業態。而此法雖能盤活部分資金,但伴隨經營成本的不斷上漲,企業在激烈競爭態勢下競相壓價,利潤被壓得越來越少,中小企業更是陷入夾縫求生的困境。
5.資金周轉壓力大
當下石材疫情融資愈來愈難,企業想要獲得銀行貸款,要有資產抵押,但滿足條件的企業很少,且貸款成本較高。因石材企業財務制度大多不規范、管理框架簡單等因素,很難通過上市或發行債券等進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而銀行以往“借新還舊”模式被禁止,必須把舊賬還清才能發放新貸款。石材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加大,逾期還款還可能引發信用危機。
6.進軍家裝市場遭遇阻力
伴隨工裝市場需求下降,石材將目光瞄向家裝,但由于
石材行業的標準化遲遲沒有進展,還有人們對大理石產品存在放射性的誤解及競爭對手的惡意抹黑,權威部門雖已辟謠,卻相對滯后,使得部分消費者依舊有認真誤區,阻礙了石材行業向家裝市場進軍。
2020-2025年石材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速預測
伴隨房地產宏觀調控的落地與實施,未來幾年房地產紅利將會逐漸消退,施工面積、竣工面積不會出現大的增長,因此預計未來幾年市場規模也將維持在一定的水平,需求量約為6億平方米左右。
在新的時期,石材行業將呈現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石材產品價格將持續走低。由于產能過剩,國內石材企業庫存過高,或將需要五年時間消化,在這種供過于求的擁擠狀態,石材價格勢必不斷下降。
第二,產品價格深度調整。伴隨石材價格的走低,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并購重組、淘汰倒閉等現象出現,將迫使石材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調整升級。
第三,傳統渠道遭受挑戰。行業整合加快后,必然會引起渠道變革。與此同時,大家居時代的來臨,進一加劇傳統渠道的困境,需要盡快實現電商模式與經銷商模式的深度結合。
第四,產業轉移更顯著。在環保壓力加大的背景下,石材行業掀起了一場產業轉移,由傳統發展的地區福建、山東向西北省份轉移。
第五,品牌建設任重道遠。我國石材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缺乏技術、服務和品牌,在轉型升級后,未來將多元化發展,品牌建設迫在眉睫。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