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立秋已過,一場秋雨一場涼,回看四川礦山生態境況,資陽市雁江區南津鎮槽土村陶家溝采石場已煥發新顏,目光所及皆是綠意盎然,花團錦簇的畫面,逐步恢復了山青水秀的面貌,全然不見曾經亂石堆砌、雜草叢生的痕跡。
當下槽土村陶家溝采石場生態面貌是四川在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成效的一個縮影。據記者8月9日獲悉,從2019年至今,四川已完成了6776處非煤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排查,發現問題有2545處并制定整改舉措,完成問題整治2063處,整改率高達81.06%。
資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槽土村陶家溝采石場因開采石材挖損土地形成坑塘,致使原來的自然景觀遭到破壞。為了改善現狀,重現綠色生機,當地組織相關力量拆除礦山剩余設備,展開地面平整及復綠工作,在采坑周邊設置花臺,又在花臺內種植上灌木,坑塘邊種植景觀植物,礦區的邊皮部位設置欄桿,在礦區內鋪上腳踏石……一系列動作之后,漸漸地,植物吐綠芽,采石場逐步恢復生機,宛如休閑的礦山公園。
記者還了解到,為強化礦山綜合整治,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和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印發《四川省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積極組織各地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自然保護地范圍內、存在嚴重生態環境問題的露天礦山依法進行政策性關閉;對證照齊全,但未履行生態修復義務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停產整治,對拒不停產或擅自恢復生產的依法強制觀之;對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因地制宜加強修復綠化。
從數據獲悉,截止去年年底,全省列入綜合整治計劃的礦山433個,其中已關閉96個,涉及面積40.62平方公里;停產整頓296個;查處無證非法露天開采礦山(點)48個,涉及面積11.33平方公里。而2019年長江干支流10公里范圍內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涉及四川省16個市(州),68個縣(區、市)。到2020年底,共完成732個礦山的生態修復工作,整治任務全面達成,礦山基本披綠。
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加強礦山企業生態環境問題的督導整治,在今年已有5個督導組奔赴除瀘州外的20個市(州)展開督導工作,共督導點位83個,發現問題158個并逐一現場提出整改要求。與此同時,還對赤水河沿岸10公里內42個礦山進行全面排查,共發現問題107個,目前已完成整改83個,礦山治理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