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礦山監管是維護礦產資源有序開采,遏制私采盜采行為的有效舉措,為此,國內各地在不斷創新思路,進一步完善礦山管理體系。據悉,自2020年以來,山東濟寧市汶上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提升礦山監管核查的全面性、實效性、安全性為前提,實現露天礦山在越界、超深、超規模開采及不按開發利用方案開采等一些列違規行為的全過程、全范圍,展開可量化、透明化監管,構建石材等礦山管理上的新模式,助力礦業文明有序發展。
汶上縣全方位動態監管把控石材礦山管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以“一張圖”管理、礦山資料管理、三維模型、采面監控、環境監測、稱重計量為基礎,搭建石材礦山動態監管平臺。汶上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精準獲取礦山開采標高、臺階高寬度、開采界限等相關數據參數,實現在開采秩序分析、安全性分析、開采量估算、超限預警等多方面實現精細化監管,目前具有顯著應用效果。
二是以三維場景、圖表、報表等方式,全方位監管礦產資源儲量保有、變化量,做到開采有數,安全有保障。通過這些清晰的數據監測手段,汶上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營造了出了不敢違規、不能違規的監管氛圍,對各類違規開采行為形成強有力的震懾,極大減人為督察勞動強度,縮短監測周期的同時提高了礦山監管效率,強化石材礦山信息化監管水平。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提升監管水平,汶上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還將繼續探索并構建更高效的可視化監管模式。此外,借助山東深科空間規劃勘查設計有限公司三維場景視頻融合技術,將礦區監控實時場景與三維實景模型相融合,做到歷史開采部位與當前開采部位的前后對比,對每個部門的開采情況實現更精準的了解。充分發揮三維動態模擬的強大功能,全面模擬石材礦區恢復治理后的效果以此為目標,由點到面踐行修復任務,推動礦山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