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倡導綠色發展之后,各地積極響應,主動作為,不余遺力地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據悉,在“十三五”期間,安徽安市針對礦山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不協調、礦山集約節約化程度不高等問題,大力展開“鐵腕治礦”行動,進行綠色礦山建設, 全力推進礦業經濟的轉型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推動礦山結構布局得到優化。
安慶市按照“扶優汰劣、扶大汰小”原則,引導礦山企業規模開采和集約化經營,煤礦、石棉及對環境破壞較大的磚瓦用粘土等礦山全部關閉。如此,提高礦業的集中度和規模效益,逐步提高大中型礦山的比例,全市礦山數量從134家減少至77家,大中型礦山比例顯著提升,有效改善了礦產資源開發小、散、亂的局面。
2.綠色礦山建設穩步推進。
針對綠色礦山建設因地制宜,并出臺了《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完成海螺馬子山、石鏡山、上峰水泥扁擔山等7個綠色礦山示范企業建設工作,其中懷寧海螺馬子山礦區、石鏡山石灰石礦、小鞍山礦區均被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
3.促使自然保護區礦業權逐步退出。
安慶市主要涉及江豚自然保護區、華陽河湖群自然保護區、古井園自然保護區3個保護區6個探礦權。通過對這6個探礦權進行全民梳理,采取分類施策定期調度、發函督辦、現場督導、協調談判一系列舉措,目前已實現2個注銷、2個扣減,還有2個扣減的正穩步根據時間節點在推進。
4.在建礦山環境明顯改善。
為了全面而迅速地摸清底數,建立臺賬,對全市有效采礦權個數77個及基本情況展開了全面梳理,獲悉2020年在建生產礦山生態修復任務36個,總治理面積36.6公頃。截至目前,實際完成治理面積43公頃,實際提取礦山恢復治理基金達101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