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勢不可擋,各地礦山修復工作都在加緊推進中。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長江大保護、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決策部署,在2019年4月,自然資源部下發了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的通知》,湖北荊州市涉及廢棄露天礦山9處,包括荊州區3處、松滋市1處、石首市3處、監利市2處,計劃生態修復面積38.23公頃。
一直以來,長江干支流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是長江大保護和中央、省委環保督察重點內容。為此,荊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工作專班,強化工作督辦,狠抓落實。截止到2021年11月8日,全市范圍內的9處廢棄礦山已全部通過升級核驗,實際修復面積達41.24公頃,修復任務超標完成。
據了解,荊州市共爭取生態修復中央及省級財政資金610萬元,有效解決了地方財政困難、投入不足的問題,并充分調動了政府與企業參與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的積極性。修復項目過程采用“日督促、周督查、半月調度”等工作機制,倒排工期,壓緊責任落實,高效推進了此項修復目標的超額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