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悉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礦山生態修復科研合作國家級示范基地及國際生態經濟協會綠色礦山環保專業委員會示范項目對昊飛礦業的授牌儀式在湖北省宜都市舉行,這標志著宜都市綠色礦山建設邁向了更高層次。
宜都是湖北省直轄、宜昌市代管縣級市,位于鄂西山地和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在其境內的石灰巖、煤、方解石、重晶石、建筑石料礦產資源儲量豐富,依托這些資源優勢,建材及化工已然發展成為當地重要的指出產業。
然而,在經濟逐步提升的同時,各種礦山開采也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力。近年來,宜都大張旗鼓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竭力做好綠色礦山建設,引導建材、化工等行業走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如今頗見成效。
宜都市副市長楊曉軍坦言,此次授牌儀式是當地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宜都將更深入樹立生態礦業理念,發展綠色礦業,希望更多礦業抓住機遇,全力發展成為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水平綠色企業創建的典范。
中國工程院院士、綠色礦山環保專業委員會主任彭蘇萍表示,石材等礦山的發展走綠色高效之路,是新思想、新趨勢,國家在政策法規上會給與相關支持,注重實踐成果。在未來,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綠色礦山環保專業委員會將與宜都市政府以及昊飛礦業合力共建,主動作為,推進示范基地的建設。
縱觀當下,國內各行各業正加快推進綠色發展,以綠色發展為戰略定位的礦業企業逐步迎來了升級發展窗口期。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專職副會長李軍洋表示,宜都昊飛綠色礦業示范項目是生態協會與科研院校、地方政府、企業四方攜手合作支持的項目,引入了多家單位的專項指導,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必將為當地
礦業綠色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