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石材大國,不僅石材基地遍布各地,石雕工藝也是登峰造極,遠近聞名,幾個地方素有中國石雕之鄉的美譽:福建南安、河北曲陽、山東嘉祥、浙江青田,石雕技藝由來和傳承已久,風格迥異,卻是石雕文化的代表。
上面這四個是最有名的,其實在國內育出石雕藝術的地方遠不止這些,這里帶大家了解的是陜西榆林的石雕之鄉——綏德。
在傳統的榆林大地上,不僅土多,沙多,石頭也多。土多,生長出土窯洞;沙多,瘋狂成大沙漠;石多,便孕育出了石雕藝術。綏德這個石雕之鄉,歷經了秦漢唐宋,明清時期,是個古城了,這里遺留下的人文景觀、摩崖石刻以及民間廣泛流傳的石雕藝術品不勝枚舉,都是石雕醫術源遠流長,代代相傳的見證。
依托當地得天獨厚、天然優質的山石資源和精湛技術,綏德開辟了沿襲至今的石文化和石雕工藝。千萬人次的石匠隊伍,從過去開始,為省內外城鄉建設打造出了光彩奪目的雄偉建筑和斑斕絢麗的石雕藝術品。據了解,綏德工匠所雕刻的石獅子早已漂洋過海,名聲在外,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也因此成就了綏德“石獅故鄉”,“石獅王國”的美譽。
作為石獅,是綏德這塊土地上重要的文化和經濟象征。石獅多樣,不僅有威嚴高大,置于廟堂高山的鎮山獅,還有珍藏炕頭,扶正祛邪的炕頭獅,技法自然而渾樸,個性鮮明,神態生動,彰顯了大匠氣概,也造就了當地文庫的中最精彩絕倫的部分。有評論家表示,這些石獅表現了生活中最可愛、最生動的一種神韻,是真正的寫意傳統。在這塊貧窮、干旱、生態環境極為惡劣的黃土地上,綏德創造的屬于中華民族藝術本源的石雕藝術,凝聚著純正的民族特色。也體現了黃土高原渾厚質樸的氣質。
石獅的制作,在創作上不僅隨意、大膽、大氣,同時還采用圓雕、浮雕、鏤空、陰刻、陽刻、線刻并用等手法,線刻中陰線與陽線靈活多變,讓石更具傳神姿態,也是社會和人生的風格畫。
綏德石雕藝術,展現了“綏德漢”純樸、直率、頑強拼搏的品格,也包含了英勇頑強、不屈不撓、頂天立地、與時俱進的精神。其精雕細刻的刀法和博大磅礴的氣勢,為全世界所矚目。綏德是默默無聞,而又一鳴驚人的石雕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