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從中國日報獲悉,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主席生態文明思想,緊抓環境治理,中央第二生態環保督查組隊福建展開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查,近日督查組獲批向福建省省委、省政府進行了情況和結果的反饋。
自中央環保督查工作開展以來,福建全力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建立覆蓋全省的生態補償機制,健全生態司法機構,完善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機制,同時福建為推進產業綠色發展,編制全省綠色產業指導名錄,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同時,確保生態環保保持良好水平。
通過一系列環保及督查動作,督查組表示,全省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已有取得重要進展,但在處理發展與保護關系時仍面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當地環境存在盲目樂觀態度,缺乏強烈的責任意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極端重要性認識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門貫徹落實中央部署不夠到位。在督查組進駐期間,他們接到大量群眾舉報,涉及毀林占地、亂采濫挖等多種問題,案件不見達947個,但各別地方和部門模式群眾訴求,對問題拖久不決,未見良好處理。
包括一些地方重發展而輕保護的觀念根深蒂固,還未扭轉過來,有些甚至要求環保要為發展讓路,例如在寧德市,為了給建設項目騰出空間,在2012年、2015年兩次擅自違規調整環三都澳濕地水禽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區劃,造成自然保護區面積銳減大面積,縮減94%。
2、部分督查整改不嚴不實。一些地方和部門在督查整改時敷衍了事,做表面應付工作。例如在漳州,應于2018年3月開工建設、2019年底投運的漳州北部(華安)、漳州西部(平和)垃圾焚燒發電廠截止督查時還未啟動建設,造成垃圾處理超負荷,垃圾滲濾液污染問題嚴重。其中還有華安縣政府還偽造專題會議紀要,蓄意作假行為,性質惡劣。
3、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不足。督查發現一些地方對重要海洋功能區保護不力,例如福建定海灣實業有限公司擅自改變用海方式,違法建設連江定海灣山海運動休閑項目,但福建省發展改革、海洋漁業等部門卻先后將其列為重點項目推進。
4、福建省境內違法銷售不合格油品問題未得到有效遏制。從督查獲悉,自2017年來,全省查處加油站銷售不合格車用柴油141起,但市場監管部門都是一罰了之,未對生產和銷售渠道追根溯源,對發現的問題沒有根本上監管和解決。
督查發現的問題,涉及面廣,內容繁雜,一些是態度理念的認識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門執行不到位,督察強調,福建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黨中央、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