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十幾年迅猛發展的石材產業,許多人蜂擁而至,棲身而入,所以不少人認為賣石材很賺錢,甚至被外界看作是暴利行業,然而事實可并非如此了。
前一段時間看到新聞,說一個做了十年的石材廠正在轉讓,說退出就退出了。
石材廠開始:“傾家蕩產”地買設備
建一個石材加工廠,要置辦購買框架鋸機、圓盤鋸機、手搖式切機、紅外線、運載機械等一系列生產加工設備,至少上百萬,若是要求高,想買精度更高的,一臺機器上百萬也是常事,明明是百萬富翁,轉頭就是傾家蕩產般制備了一堆鐵器做石材。
苦心經營,賠本苦熬
一個石材廠光有設備只是形式,還得培養人才,而一個技術熟練的石材工人至少需要幾年時間的磨練,鉆研;把一個石材廠做大則需要不斷積累客戶,前期客戶信任度低,生意少,勉強收回成本,所以剛做這一行的因為艱難退出不在少數,一直堅持下來的不多。
同行競爭激烈
由于石材準入門檻較低,石材行業魚龍混雜,可能從未接觸過石材的人投資就變成了石材老板,所以不乏有惡意拉底價格促成買賣的行為。在房租、人工成本及其他消費上漲的,很多石材人不惜降低自己的利潤來保住訂單,所以就有許多廠夜夜加班,卻不見工資漲,老板腰帶更鼓。
石材老板辛酸無處說
干石材這一行的,最佩服是莫過于老板了,他們會設計、懂技術、會談合同、會送貨、會應酬……只要關于石材,從頭到尾,沒有不會的。
面對訂單少,市場行情不佳,多少個夜晚,他們都在獨自深思,如何高效生產降低成本,如何讓每個員工都能按時拿到自己的工資,石材難做,員工可以換廠子,那石材老板呢,他們背后還有一家老小和石材員工,豈能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