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國西南地區的西藏,幅員遼闊,在其日喀則康馬縣境內,有著豐富的花崗巖、頁巖片等礦產資源。近年來,立足石材資源,康馬縣堅持資源優勢與投資收益相結合的發展思路,縱觀市場和時局,大力發展石材精細加工產業,推動農牧民的收入大大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人稱道。
據了解, 康馬縣石材廠位于562國道沿線的少崗鄉轄區內,其交通便利,已經探明石材儲量達10億立方米,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為此,康馬縣積極投入資金,共計1400多萬元,用來改進加工技術,改善生產條件,擴大規模。在2019年,再追加投資800萬元,進行石材廠改擴建和購置石材精細加工儀器設備。目前石材項目順利開工。
通過近三年來的發展, 該縣石材精細加工產品銷售總額達2800余萬元,2019年實現純收入1000萬元以上。
不僅是產業規模擴大,石材產業更助力當地貧困牧民脫貧增收,意義重大。康馬縣石材精細加工產業為該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及邊緣貧困戶實現生產獎補、勞務補助共計500余萬元,年人均增收500余元。石材加工產業促進51名建檔立卡和低收入群眾就近就便實現穩定就業,月人均收入達6000元以上,最高達1萬元以上。另外,該縣9個鄉鎮100余名貧困群眾參與采石工作,增加了他們的收入。
對于當地石材企業來說,不僅僅是企業在運作,康馬縣石材精細加工項目采取的是“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模式運營。項目由縣弘康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負責提供產業周轉資金和產品銷售渠道,合作社負責采石和加工,形成“采石—加工—運輸—銷售”一體化產業鏈。康馬縣如今有石材精細加工合作社1家,合作社采取“能人+農牧民采石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推選有責任心、有經濟頭腦、有一定勞動技能的能人或致富帶頭人作為合作社負責人,就地挖掘人才,并齊心帶領當地貧困農牧民就業增收,謀發展。
依托石材,康馬縣著力開發高品質、高規格、高附加值的地磚、路沿石、藏式條桌、廣場花盆、休憩桌椅等各類石材產品,逐步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康馬特色石材品牌,助力石材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縣域經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