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1:選取一塊板材,并確定板材的切割范圍;
步驟2:根據(jù)切割范圍,利用紅外線橋切機將該板材切割出第一石塊;
步驟3:將第一石塊的底面與固定塊的頂面通過利用樹脂進行黏合,構成第一組件;
步驟4:利用仿型機對第一組件進行截面切割、垂直切割及加工成型;
所述步驟4中利用仿型機對第一組件進行截面切割、垂直切割及加工成型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4.1:以第一組件的側面為參照面,將第一組件斜放在仿型機上,令第一石塊底面右側邊與固定塊底面左側邊所形成的截面與仿型機的水平面垂直,并用定尺將第一組件固定在仿型機上,再利用仿型機沿著其截面進行截面切割,得到第二組件;
步驟4.2:將第二組件的截面置于仿型機水平面上,并用定尺固定在仿型機上,再利用仿型機對第二組件兩側進行垂直切割,得到第三組件;
步驟4.3:根據(jù)模具形狀,利用仿型機對第三組件進行加工成型。
所述切割范圍的長度為10~2800mm,寬度為80~180mm,厚度為16~18mm;切割范圍以長度為10~2800mm,寬度為80~180mm,厚度為16~18mm為宜。
步驟3中所述固定塊包括利用紅外線橋切機對該板材切割出的第二石塊、鐵塊、人造石,所述第二石塊右側面與鐵塊左側面通過樹脂黏合,鐵塊右側面與人造石左側面通過樹脂黏合,構成固定塊;
第二石塊、鐵塊和人造石通過樹脂黏合,能有效的節(jié)約板材,該組件使用人造石能減少板材成本,避免浪費板材,通過增加鐵塊和人造石進行加固,也能防止在加工過程中或者運輸時出現(xiàn)斷裂。
步驟3中的所述固定塊為利用紅外線橋切機對該板材切割出的與第一石塊形狀大小相同的第三石塊;能有效的節(jié)約板材,并通過截面切割、垂直切割,使得石線的線型更有凹凸感,在加工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形狀也更加豐富,在加工和成品的運輸更加不易出現(xiàn)斷裂的情況。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本發(fā)明將板材通過紅外線橋切機切割的第一石塊與固定塊通過樹脂進行黏合,構成第一組件,再將第一組件在仿型機上進行截面切割、垂直切割、加工成型等技術相結合操作,使得石線的線型更有凹凸感,加工的形狀更加豐富,不易斷裂,也能有效的節(jié)約板材,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