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作為天然的裝飾材料,其裝飾性能很大程度取決于自身特質,其因素包括石材巖石的比重,吸水率,抗壓及硬度等,可根據巖石不同種類及其具體的礦點,石材可能使用的環境有選擇的加以評估。
其次,對于花崗巖類及變質巖類石材應根據環境做放射性檢測,以確定其放射性強度及石材的使用范圍,現已知的放射性指標偏高,不適應室內大面積裝飾使用的石材品種主要是一些紅色色系的花崗巖類。
目前,對采自礦體的石材資源的后續加工,主要是采用物理的方法,主要是石材在鋸解磨削拋光,切割火燒等方面的技術性能和磨拋光后的光澤度等,初步的評價可參照已有的相同或類似品種,但最終需要化學的加工方法與物理方法相配合或單獨使用來達到一些特殊的效果,使石材可加工技術性能得到延伸,如拋光增光效果,除銹防銹處理及仿古面的制做等。
隨著近年來開采加工設備的改進和技術進步,使一些因質量缺陷難以開發、價值不大的石材資源的開采利用成為可能,礦山鋸切園盤鋸的使用,加工工藝的進步如薄板,超薄板分片機的使用使小塊石材的利用價值得到提升,化學粘結劑的使用對石材孔及裂隙缺陷的修補與覆蓋,馬賽克產品的開發等,在石材礦山資源具體品種評價時應予以充分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