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俗話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沒有大的輝煌,就必須放大曉得光芒。認清形勢、找準定位,根據自己產品和企業特點把最有優勢的某個領域做專做強,或者做到在某個區域領先是非常必要的 。
好比:處在產業鏈上游的礦山企業,做好評估,選好品種;果斷放棄沒有市場前景、材料本身存在缺陷和不足的礦山;珍惜優質資源,做好規劃,服務好終端客戶或中間商。
處在中間環節的加工廠,回歸制造業本質,一方面抓好質量、效率、成本;同時圍繞市場及項目需求做好技術引進、產品開發。
針對下游承接工程的服務商,把握新興市場以及未來環境下客戶的需求,密切關注市場終端項目對材料種類、性能特征的需要,有哪些新的動向,多種裝飾配套,而我們又能夠提供哪些配套和支持;還比如能夠滿足新興市場需要,產品性能好、成本低、安裝使用非常風格方便的標準化成品大理石技術已經攻克、產品已經有了,如何讓更多人來關注提升,讓更多工程來使用我們的石材,讓我們的石材也融入成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等等。
有些果企業是產業鏈全覆蓋的,首先,必須兼顧產業鏈所有環節的需要,做好全方位布局;其次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某些依靠單一企業無法實施的行動,比如走產學研道路,聯合相關機構共同開發產品及制造技術;設立相應更高層次的產品設計研發中心、產業技術中心、工程應用研究機構;主導研究、制定相應規范、相關標準等都是這類企業需要思考并有所行動的!當然,地方的協會組織及其政府機構來引導、幫助、支持這些企業實施推動升級產業,這些更加重要的工作不可忽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行業進步!
2、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從對手身上找突破。分析各類替代材料的優勢和不足,以及相應供應商的不同做法,為我所用,可為上策。
比如說,上述材料中的陶瓷、巖板、微晶石制造過程能耗高,使用的某些原料是稀缺的,但以材質穩定,便于施工、安裝,維護方便,營銷模式見長;合成(人造)石、復合板本身就是石材大家族的兩個分支,材料性能是最接近天然石材的,但在原料使用、技術更新、產品開發、渠道建設等方面有許多獨到之處;文化石、真石漆在比重輕、成本低、表面高仿真、原材料使用等方面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3、創新永遠是一個企業或者是一個行業進步的階梯。不斷超越,與時俱進,尋求突破,做大浪淘沙后的金子。跨界競爭和升級困境對每個行業、對 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機遇往往和挑戰也是并存的。當前新新形勢和市場背景下,誰能夠緊跟形勢,就不容易被淘汰;誰能夠引領市場,誰就能脫穎而出成為時代的領跑者。
縱觀天然石材,本身有著諸多獨特的魅力,比如它的自然屬性,我們就可以發揮的是“順其自然”,到極致,而不是改變它;比如它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我們可以延續它的珍貴性;還比如它良好的加工性和廣泛的應用領域,我們可以充分發揮人類無限的創造力,以及文化、藝術天賦,突破思維,借助現代手段,開發各種各樣開 拓性的新產品。
天然石材是自然的優質資源,帶給了我們無限的能量。在礦山規 劃、綜合利用方面,可以因地制宜,針對性的分區、分級、分類使用;可以尋求業內上下游合作,如人造石;也可以尋求跨行業合作,比如周邊建筑材料商等。
兢兢業業石材人,未來的路長而阻,石材產業的危機開始意識和突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