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人要知道。鋪地磚時,一般都要在地面鋪上一層厚厚的砂石,鋪上這一層砂石以后在其表面鋪上一層水泥砂漿,很多人看到之后都會覺得很奇怪,甚至覺得這樣會讓自己的居住空間被縱向壓縮,那么為什么鋪地磚前都會先鋪設一層砂石呢?
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首先這并不是一層單純的砂石,它是一種混凝土,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和水,只是被攪拌的比較干罷了,有些激進分子認為這是一種落后的做法,但其實這是一種經典,大多數情況都是必經的一種方法,這么做的目的其實很簡單.
第一個是為了找平,乍一眼看上去還以為新房子的樓面都是平的,但仔細一看基本都是不平的,而且鋪地磚時會將整個家里的空間放到一個平面,這樣一來原來的毛坯地面就更不平了,因此需要用混凝土找平.
第二個 目的是為了掩埋地面埋的管道電線等,裝修之前地面都會埋上很多管道,切割樓面將這些管道放進去會破壞樓板的結構,所以很多線管都是直接布在地面的,這樣鋪磚的時候就需要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來將線材掩埋,最后在鋪磚的時候師傅們有可能會多或者少打水泥漿,如果沒有這一層砂石層的話地磚就很難敲下去和整個地磚面保持相平,當然了,如果你家里的地面足夠平整且樓面沒有什么管材線路的話,也是可以直接在地面貼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