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的裝飾材料,近幾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那么對石材的了解又有多少呢,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的疑問。今天我們針對石材應用過程中遭遇的工藝難點,石材安裝的工藝知識和墻面石材新工藝進行講解。
石材常規工藝做法。我們將石材安裝的工藝做法, 分為濕貼、濕掛、干掛、干粘4種。濕貼是指用水泥砂漿或膠泥作為石材粘接劑,基層用水泥類材料打底,再粘貼石材的做法。
濕貼的工藝做法,比較節約空間,而且造價相對低廉,是室內空間中安裝石材運用最多的工藝做法。也是唯一用于地面的石材安裝做法。濕掛是指石材基層用水泥砂漿作為粘貼材料,先掛板后灌砂漿的石材安裝方法。濕掛的做法費工費料成本高,而且適用范圍還有限,所以,幾乎在現在的室內空間已經看不見了。干掛是指基層搭接鋼架,與墻面產生結構連接,再通過干掛件固定石材。干掛的做法,完成面較厚,比較浪費空間,多應用于室內大面積的石材安裝。造價較高。干貼是指用干粉型粘結劑作為粘貼材料,基層為水泥類材料或其他類型材料打底,再粘貼石材的做法,通常又稱膠粘。干粘的做法對石材的安裝高度有要求,不能夠大面積安裝,且抗震性差,造價比濕貼高。
新型石材工藝做法。石材安裝的常規工藝做法,雖然具有通用性和普遍適用性,但是面對某些特殊空間并不能夠完全滿足設計要求。所以,我們需要在常規工藝做法的基礎上,針對設計提出的具體要求,設計出新的工藝做法。墻面石材鋼板干粘工藝:石材鋼板干粘工藝我們還是通過“骨肉皮”關系來理解整個構造,“骨”為鋼板+錨栓,“肉”是未經打磨的石材,“皮”的部分為石材的表面處理形式。
施工流程:
1.先將基層處理平整,在4塊石材的分縫交點位置,打一個圓孔,再將結構膠填入圓孔內。
2.將錨栓-鋼板焊接為一個整體,然后將這個結構構件植入圓孔,與墻面產生結構連接。
3.再將粘貼至鋼板位置的石材背面雜物以及鋼板上的銹斑清理干凈,將石材利用專用干粘
膠直接粘在鋼板上,并用云石膠臨時固定。
4.鋼板在粘貼石材位置鉆有一圓孔,圓孔內充滿干粘膠,增強干粘膠和鋼板之間的剪切力。
5.鋼板和錨栓通過焊接連接,錨栓通過和墻體內的結構膠和墻體固定牢固,自身的螺紋增。
墻面石材錨栓干掛工藝。墻面石材錨栓干掛工藝仍以“骨肉皮”的形式來理解構造關系,“骨”為掛件+錨栓,“肉”是未經打磨的石材,“皮”的部分為石材的表面處理形式。
施工流程:首先將基層處理平整。按照石材排版圖,在墻面放線,在每塊石材的分縫位置打入錨栓掛件。在石材背面開小槽,通過干掛的形式安裝石材。
石材新工藝的優勢。墻面石材新工藝做法的優勢有4點:
1.節省橫豎龍骨鋼材,施工工藝減少,成本降低;
2.現場無焊接工藝,減少安全隱患。
3.石材厚度可以更薄,從而控制成本。
4.石材安裝空間減少,室內有效空間變大。
當然,因為該工藝是近年來逐步推廣的一種新型工藝,在執行過程中,因為工人師傅水平的高低,及一些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可能在主流的設計項目中,
效果不如傳統的做法那么理想, 因此,暫時還不能代替傳統的石材節點做法,但是,可作為拓展知識了解,對未來工藝的交替做好適應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