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整治是近年來政府產業建設和環保工作的重點之一。隨著環保的各項制度和法規的出臺,全國各地石材礦山頻頻傳來整頓或停產的消息,部分地方政府為了保護環境,甚至“一刀切”關停所有的礦山和企業,整改力度之大,前所未見,以中央環保督查為主的全方位環境整治正在逐漸成熟。
未來,政府對于行業內“散亂污”企業的打擊和治理,只會變得越來越嚴厲。
長期以來,國內許多礦山管理者環保意識淡薄,對于礦產資源的開發和治理情況缺乏經驗,導致礦區普遍存在盲目開采、粗暴開采、尾礦隨意堆放,噪聲污染嚴重、工業廢水沒有處理等現象,加劇了環境污染的程度。這些不規范開采行為的存在,導致礦區周邊的環境發生可結構性的變化,繼而引發一些自然災害,
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而使用的化學物品,形成的礦物粉塵及大量固體廢棄物慢慢擴散,滲透進入周邊土壤,又將導致各種有害物質進入到地表土壤,湖泊和地下水中。這些污染,往往很難消除,將直接對污染區生物鏈造成長期不利影響。
石材礦山在開采利用過程中確實會帶來不少的環保及安全問題,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正因為如此環境治理才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努力達到資源開采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依法嚴格規范石材生產行為,強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對“散亂污”企業進行嚴厲打擊。
在當下這個時代,能獲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符合國家政策與法規要求的石材企業才能更好的生存下來,而那些不合規的中小企業和作坊,往往缺乏這些領域的持續投入。這就導致他們以后的生產更加不穩定也不規范,對于行業長期發展來說也是極其不利的。因此,只有淘汰過剩產能和落后產能,不斷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完成技術研發和轉型升級,真正在世界舞臺上具備競爭力。
石材行業的用工環境普遍存在人才缺乏,專業技術人才欠缺。當下的年輕人越來越看重工作的發展前景和所在地區的發展機遇,對像石材這種工種不是那么看好,因此更愿意投身大城市,因此,對人才極度需求和渴望,幾乎是石材行業內每一家正規企業的普遍共識。但中小型非正規企業出于淺短的戰略目標,往往更不愿意花資源去培養更多的人才,也不愿意去改進員工的工作環境,這也間接導致行業環境的惡化。所以,人才培養也改變了行業人才競爭環境。正規企業才能夠沉下心來培養人才,并大力投入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只有這樣,行業經濟才能得到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在未來,石材企業要發展更好,只有有擔當、有責任、有良心的企業才能獲得生存空間,才能不會漸漸退出歷史的舞臺,不會被時代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