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整治再掀浪潮,據悉全國礦山地質環境重點治理區共有524個,其中湖北省26個。此次確是隨州礦山的福音,因為隨州市“榜”上無名。
▲ 全國礦山地質環境重點治理區示意圖
隨著國家對環保標準要求的不斷提高,隨州石材礦山園區環保問題一度被環保督查,石材全行業停產整改。兩年來,石材企業積極配合隨州市、縣政府做好環保綜合治理工作,克服重重困難先后籌集資金近10億元進行企業環保整改和礦山復綠,取得了超預期的效果:
1、礦區水質達標排放;
2、石材加工園區廢水循環利用;
3、礦山復綠一次性通過了國檢;
4、大部分石材企業以高于國家標準通過了隨縣聯合組的環評驗收。
群眾幽默地說,現在的隨州石材礦山被染“綠”,工業園區被洗“白”,“黑”名單遠離隨州。
隨州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種為52種,占湖北省已發現礦種的37.9%,占全國已發現礦種的30.41%。全市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計12種,分別為鐵、鋁、金、銀、重稀土、螢石、冶金用白云巖、硫鐵礦、重晶石、磷礦、石墨、長石等。
其中石材資源居全省之首。據省第八地質大隊和武漢地質工程勘察院預測,遠景資源儲量157億立方米,荒料量56億立方米,可滿足現有企業開采50年。目前已已經形成吳山、萬和二大石材工業園,花崗巖石材的產量和影響力在全國位居第一,形成了聞名全國的“隨州白麻”“隨州黃金麻”品牌。
隨縣石材產業雖然起步慢,但在隨州、隨縣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環保、國土、林業、發改、經信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起點高,后來居上。
目前,全國已形成了661家國家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其中石材行業只有兩家。而隨縣已被推薦為全國首批綠色示范礦區。全國20多家新聞媒體以《隨州:超越全國最高標準,打造石材樣板工程》、《隨州為全國石材產業綠色發展貢獻“最佳方案”》為題推廣隨州經驗。隨州石材商會以自身實踐成效參入了全國綠色礦山標準編寫,加入全國綠色礦業戰略聯盟,成為全國石材界綠色發展領軍者。
附一;湖北省礦山地質環境重點治理區(26個)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黃石市大冶市、陽新縣;鄂州市鄂城區;宜昌市夷陵區、興山縣、遠安縣、長陽縣、宜都市;襄陽市襄城區、保康縣;荊門市東寶區、掇刀區;十堰市茅箭區、丹江口市;恩施州恩施市、建始縣、咸豐縣;孝感市云夢縣、應城市、大悟縣、孝昌縣;咸寧市赤壁市;黃岡市武穴市;荊州市松滋市;神農架林區
附二;全國礦山地質環境重點治理區(52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