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的家裝設計很有溫馨感,讓石材與整體融合在一起。”第十六屆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上,來自臺灣的客商蕭先生對展館內陳列的背景墻、屏風等石材家裝設計成品贊不絕口。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石材展,轉型尤其明顯。搬著大塊原石參展的企業少了,面向高端家裝市場的多了。
過去十年,我國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房地產、基礎設施、建筑業以及城鎮化進程等都保持高速度。同時,石材國際貿易量、貿易額保持了年均13%、14%增長,與之相對應的石材產量更是以年均23%的速度狂飆。2015年以來,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越來越大,建筑業、房地產業增速放緩甚至下降,石材需求面臨嚴竣挑戰,以量增為主要特征的行業發展方式正在動搖。
在產能過剩、銷售下滑等一系列問題下,如何謀變、提升產品附加值成為石材產業面臨的難題。
向家裝市場進軍“今年,我們擯棄了原先追求的高大上風格,而是銳意創造更加豐富多彩的家居生活。”石材展上,一位知名品牌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各類家裝石材設計成品是本屆石材展的一大特點,不少石材企業企業開始全面進軍家裝私人定制市場,為家裝市場提供從軟裝到建筑石材應有盡有的私人定制服務,讓消費者的家更有質感。
“我們針對上班族的特點,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泉州一家石材企業負責人說,該企業正在從工裝市場向家裝市場轉型,專門培養一個團隊并投入資金用于配套工廠建設,為客戶量身定做產品,滿足其個性化需求。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石材品牌企業大都將目標指向了家裝市場。而分布在市場各個角落的異型加工企業和工廠也邁著自己的步伐,打造自己的特色產品,走向家裝市場。
據了解,近年來工裝市場需求疲軟,迫使石材企業轉向。其背后原因還是整體經濟的影響。而與石材行業息息相關的,便是房地產市場的波動。
南安市石材工業協會會長王清安表示,近年來,南安石材業面臨產能過剩、銷售下滑等一系列問題,正是在這種逆境下,部分石材龍頭企業主動謀變,果斷將石材與文化創意相結合,著力提升產品附加值。
探索新領域
由于飾面石材礦山開采對環境破壞嚴重,安全隱患大,福建省泉州市在2015年前,將所有石材礦山全部關閉,實現整體退出。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幾年來,石材產業變量較大,福建礦山封礦,中西部開礦掀熱潮;國外礦山采購陷入被動狀態,資金緊缺,融資困難……
由于石材行業的特殊性,庫存一直是石材企業最頭疼的問題,不僅難以動銷,還會帶來資金壓力。因此,在困境面前,如何找到新銷路,成為石材企業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不少老牌石材生產企業積極“擁抱變化”,探索新領域,為企業找出路。
當前,還有許多福建的石材企業開始借助“文創+”概念,來實現產業轉型。福建英良集團是將文化融入石材行業的先行者之一。過去數年,該公司投資10億元,打造“印象五號”石材文創園。目前,該文創園的項目進展順利。“印象五號最重要的部分是石材博物館,全部建成后,將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材產業博物館。”英良集團負責人說。
對石材企業來說,“新”這一字并不局限于技術上的革新,還包括產品、市場等諸多領域,而其目的在于幫助企業進一步發展。
此外,環球石材更是通過石材雕刻,將清明上河圖以玉石浮雕的形式,進行1∶1還原展示。“一塊普通的石頭,在知名設計師的妙手點化之下,身價能瞬間暴增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廈門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廈門長物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謝小鵬說,隨著行業的發展,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石材企業開始意識到“創意”對增加石材附加值的作用。
避免同質化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的石材行業,已經不再是粗放的原材料市場,企業賦予了它思想和設計理念,變成了高附加值的東西。不過現在企業關注的是,想要做好市場,人才短板和同質化不能不引起重視。
對此,在產業轉型上,要考慮石材的主要市場在投資與出口市場的情況,以及市場的主體轉變為消費者的情況。“傳統石材業向現代石材業轉變,要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方向發展,營銷模式是外在表現,市場定位是根本。”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表示。
政策層面也開始發力,為鼓勵石材企業向創意進軍。近年來,作為福建省最大的石材加工基地,南安市先后出臺《南安市促進創意石材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石材業企業自主創新》等文件,3年內每年安排5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石材企業的創意項目。
為解決石材企業創意人才緊缺的問題,去年初以來,南安已組織一批石材企業,奔赴國內眾多藝術院校,將眾多繪畫美工、裝飾藝術、色彩規劃等藝術設計類的畢業生招至南安。一些懂技術、懂管理、懂市場同時還懂藝術的優秀設計人才,更是被南安石材企業重金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