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世界杯已圓滿結束,德國隊在加時賽中進球以1:0戰(zhàn)勝阿根廷捧杯。然而,要成功舉辦這樣一場盛事,建筑必不可少,這其中,石材就是世界杯的另一亮點。很多球迷也許都不知道,天然大理石與世界杯有著很深的淵源。
世界杯賽從1930年至今有過兩座獎杯,“雷米特杯”和“大力神杯”。從1930年第一屆到1970年第9屆,使用的獎杯都是雷米特杯。1930年第一屆世界杯舉行前,法國雕塑家亞伯·拉弗勒爾設計了雷米特杯的造型,這是一座以八邊形天然大理石底座托起的獎杯,主體是希臘勝利女神尼凱的形象。尼凱身著長裙,展開她特有的翅膀,并用雙手托舉起一只大杯,象征著勝利和榮譽。巴西隊憑借著在1958、1962和1970年3次奪得世界杯冠軍,永久地占據(jù)著雷米特杯。雷米特杯的命運頗為坎坷,又充滿了傳奇色彩。三次不見,兩次找回,第三次丟失后至今仍下落不明。
*雷米特杯
雷米特杯,原名勝利,但后來為了紀念世界杯足球賽始創(chuàng)者、前國際足聯(lián)主席儒勒·雷米(Jules Rimet),更名為雷米特杯(JulesRimet Cup),是用純銀制作,外表鍍金,底座是青金石,造型為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長翅膀的尼姬(Ν?κη)。
由于氣候和資源等因素,巴西總是鐘情于將天然石材運用在建筑上,這次世界杯的球場也一樣。2014巴西世界杯揭幕戰(zhàn)場地——圣保羅伊塔蓋拉球場里面鋪的就是天然大理石。這座球場可容納65807人,在這里,除了巴西與克羅地亞的揭幕戰(zhàn)外,還上演了烏拉圭VS英格蘭、荷蘭VS智利、比利時VS韓國,以及一場半決賽。
2014年世界杯花費128億美元( 786億人民幣),其中近三分之一的費用用于配備體育設施,其他的部分用于建設基礎設施。
在設計上,這些新的體育設施從內(nèi)部及外部都表現(xiàn)出一種有趣的觀念上的改變。作于現(xiàn)代主義的傳承,在國際上享譽盛名的巴西建筑,當然也出現(xiàn)了這種特別的改變。但是,同時代的國際風格和概念顯然仍主導著這個現(xiàn)象。在14個足球場中,有9個新建或者重新裝修的足球場采用的是競技場的建筑概念,另外的5個則仍是運動場的樣式。例如里約熱內(nèi)盧的ICONIC賽場,在這里將再次舉辦世界杯的冠軍爭奪戰(zhàn)(第一次是在1950年)和2016年奧運會的開幕式。
在14個足球場中,有9個新建或者重新裝修的足球場采用的是競技場的建筑概念,另外的5個則仍是運動場的樣式。
關于建材的使用,隨著時間的流逝,對石材的特殊關注也發(fā)生了改變。現(xiàn)在體育市場的營銷策略要求俱樂部的顏色要體現(xiàn)在一切與之有關的事務上。粉絲們要求在俱樂部體育場的里里外外都能看到制服,會旗和俱樂部的象征。如果俱樂部的主題顏色是黑色和白色,那么老款的花崗巖和大理石就能呈現(xiàn),但如果是其他顏色,如何大規(guī)模地呈現(xiàn)單一的紅色、黃色、綠色和藍色(更不必說各種顏色混雜在一起)?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中,陶瓷和人造石的運用將彌補天然石材的缺點,即便是在VIP區(qū),陶瓷和人造石也將得到大量的采用。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巴西天然石材的生產(chǎn)和出口發(fā)展顯著,整個生產(chǎn)鏈活動增加。此外,出口的提升也促進了礦山開采和加工的進步。
目前,巴西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主要石材生產(chǎn)國和出口國之一,在全球范圍內(nèi)扮演重要的角色。盡管受到全球美元貶值以及歐洲危機等因素影響,2013年巴西天然石材出口仍增加了23%,達13億美元,銷售范圍覆蓋世界100多個國家。2013年采用鋸齒拋光處理后的大板出口接近2100萬平方米(2厘米厚)。據(jù)估計,巴西國內(nèi)市場對大板的需求達到5960萬平方米,那么可以推測,2013年鋸齒加工大板的總加工面積為8050萬平方米。
2013年巴西天然石材國內(nèi)和出口貿(mào)易總額估計為55億美元。巴西礦產(chǎn)資源種類多樣,包括天然石材。除板巖和其它稀有石材外,這些材料生產(chǎn)和出口增長強勁,都反映了巴西在礦業(yè)中轉(zhuǎn)換礦產(chǎn)資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