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昌葛洲壩船閘旁的一處空壩子上,除了可以觀賞長江外,街頭藝人范培仁的“三峽石拼畫”也是一道" runat="server" id="sitedescription" />
在宜昌葛洲壩船閘旁的一處空壩子上,除了可以觀賞長江外,街頭藝人范培仁的“三峽石拼畫”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其用天然三峽石粘攏成型,再用油漆描成畫。23年來,范培仁創作了數千幅作品,他這個絕活兒吸引了不少游客。www.www.dechunwater.cn
連茅房都掛著石拼畫
記者來到葛洲壩船閘,見到了71歲的老藝人范培仁。一張木桌、一個板凳、數十盒顏料、一根毛筆,范培仁戴著老花鏡,正坐在空壩子上,給新作《四季平安》上色。一旁的小攤上,擺著數十幅大小不一、主題各異的成品。www.www.dechunwater.cn
范培仁已經在這個小壩子上作畫、賣畫了23年。范培仁熱情地帶著記者步行數百米,來到桔園山莊深處,一處簡陋的田間平房,就是范培仁的家。范家天花板上、墻壁上,就連茅房里也掛著各種石拼畫。家中的柴房儼然成了“石頭屋”,約十平米的面積,堆滿了老人這些年來收集的三峽石。www.www.dechunwater.cn
為作畫多地搜集奇石
早在1980年代,身為工人的范培仁聽說石頭好賣,就抽空去西壩撿些好看的石頭擺攤賣。199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范培仁在重慶萬縣,拜訪了當地一些石拼畫的高手后,人生從此翻開了新篇章。
“這一切得歸功于我師傅馬玉太的點撥。”范培仁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師傅是萬縣人,比我小20來歲。”兩人相識后,馬玉太的技藝令范培仁仰慕不已。原來,萬縣是三峽石的故鄉,在那里,隨處可見來自民間的三峽石拼畫。
“繪畫、舞蹈、樂器,這些藝術都有專門的培訓班,獨獨石拼畫沒有。”范培仁有些懊惱,為了早點掌握這門手藝,只有小學文化的他一邊向街坊鄰居學習寫字、繪畫,一邊去四川、重慶等地搜集形狀各異的石頭。www.www.dechunwater.cn
盼收個好徒弟傳手藝
在石頭上畫畫與在紙上畫畫完全不同,要慢慢適應;與石頭嫁接的材料也得慢慢找,竹篾和掃把棍子很好用;拼畫時,要注意不能破壞三峽石原有的形狀……這都是范培仁的心得。他說,手藝熟練了,天氣好的話,創作一幅石拼畫得用上一個多星期。
《黛玉葬花》、《螞蟻啃骨頭》、《吹牛》是范培仁最喜歡的幾幅作品。他說,《吹牛》很受外國人喜歡,因為構圖比較特別,也很有古典味。“有時候一天賣十來幅,有時候幾個月賣不出一幅。靠這過活不行,堅持了這么多年,還是因為喜歡。”
年齡越來越大,范培仁的身體大不如從前了。老人說,最難克服的障礙就是手抖,他得了白內障,眼睛不好,戴著老花鏡勉強還湊合,但是手抖就特別影響拼畫。“現在最大的愿望是找到個好徒弟,希望這門手藝能傳下去。”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