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蠟石又名龍王玉,因石頭表層內質感色感似蠟狀而得名,義烏江、蘭江、武義江盛產黃蠟石。以前是收藏家眼中的“香餑餑”,尤其是去年,交易量達到頂峰,據金華市工藝美術行業(yè)協會黃蠟石雕專業(yè)委員會不完全統計,金華民間的“玩石人”達10余萬人。
現在,黃蠟石卻不在風光。昔日一兩百元的小石頭被哄抬至三四萬元,如今三千元買進的開價一千也沒人要。曾在古子城擺過地攤的老陳說,“現在的黃蠟石要想脫手,沒去年那么容易了。有個朋友,當初花3000元買了塊手掌大小的黃蠟石,如今開價1000元也沒人要。品質差,有雜質,還有裂紋,透光性也不好,這種石頭現在很難脫手。”黃蠟石市場的冷清是從今年六月份開始的,曾經摩肩接踵的古子城收藏品交易日,原本有500多個攤位,銳減了300個左右,最明顯的是,安徽、江西等地的攤販來得少了。www.www.dechunwater.cn
然而,受冷落的,正是這些不上檔次的黃蠟石。而那些高品質的黃蠟石,仍炙手可熱。“物以稀為貴,那些通透純凈的黃蠟石,還是能賣個好價錢。”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