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位80后創業者:16歲獨自北上闖蕩;17歲單槍匹馬勇闖石材界;19歲給自己定下年賺10萬的目標;22歲擁有人生第一輛車;28歲承接的工程實現產值8000萬元……這個原本年少懵懂的福建少年,如今已成為“笑傲”上海石材界的年輕“少帥”。
同鄉和同行的人都知道,在創業之初,他不僅做過搬運工,還當過裝修工;不僅做過營銷員,還上門充當過討債員。但他最信奉的一句話便是:“苦盡甘來”。他叫李恒勇,是上海佳晟石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新疆奇臺縣金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創始合伙人、董事長,同時還任上海品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浦東羅源商會常務副會長。在上海闖蕩十多年后,如今,他還未滿30歲。
16歲的花季少年 遠赴他鄉學做生意
李恒勇是個地地道道的福建人??±实哪橆a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顯得儒雅、謙和。
眼前的這位年僅29歲的企業掌門人,別看他年紀輕輕,在生意場上,李恒勇可算得上是一名“老將”了。上世紀90年代末,李恒勇和許多同齡人一樣,還只是一名初中學生。正當身邊的同學還在想著去哪里打籃球、穿什么漂亮衣服時,年輕的李恒勇早已先人一步、開始為今后的人生做起了規劃。
“其實那個時候我也不懂,只是覺得不能總是依靠父母,要學著長大,要替父母分憂。”李恒勇心里這樣盤算著。也許是受家人和朋友做石材生意的影響,1997年,初中剛畢業的李恒勇便背起了行囊,獨自一人坐著火車來到浙江紹興闖蕩。也就是從那時起,李恒勇便開始了他的“石材生涯”。
人們都把16歲稱為“花季歲月”,因為,16歲可以笑得燦爛,16歲可以活得自在,16歲沒有高考的惆悵,16歲也沒有生活的壓力。不過,這些形容如果套用在16歲的李恒勇身上,卻顯得并不那么恰當。
在紹興跟著老鄉學做了兩個月的石材生意后,李恒勇便“嗅”到了市場中所蘊含的無限商機,“我們家本身就是石材的生產商,與其把產品賣給經銷商,為何不由我自己來做?”李恒勇琢磨著。于是,膽大、獨立的李恒勇又做了一次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出去“單干”。
2 從紹興轉戰上海 提著百斤石材營銷
可是,做石材批發不僅需要支付提貨費,還需要支付門店租金費、堆場租賃費等等。這對于年輕的李恒勇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資金。也許是老天的眷顧,李恒勇的經商起步之路還是比想象中要順暢得多。“當時,有位朋友免費把門店租給我,石材的堆場費用也可以從銷售中提成,而貨源是由家里提供的,所以只要等銷售完成后再支付進貨費,這樣一來,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我的資金壓力。”
10個月的單打獨斗,李恒勇的“戰績”很不錯。于是,他便思索著要繼續擴大自己的奮斗“藍圖”。這一次,眼光獨到的李恒勇把觸角伸向了離紹興不遠的一座大城市——上海。那一年,李恒勇才17歲。
在浦東南碼頭的建材批發市場,李恒勇拿著之前在紹興賺得的資金,又重新開始了他的石材經營之路。
從南碼頭到奉賢,這30公里的路看似并不長,但要是提著上百斤的石材走上這么一程,可想而知,會有多么艱辛。為了節省開支,李恒勇每次去奉賢跑業務,都是跟著朋友的送貨車一同前往。“那時候,我總是帶著一打名片,手里還拎著一個裝滿石材樣板的馬甲袋,跟著貨車凌晨2點就出發了。如果提早到了客戶那,我就會去周邊發發名片,這也是一種營銷嘛。”
從客戶處歸來,發貨車早已離去。對上海道路環境十分陌生的李恒勇,只能一路根據指示牌、詢問身邊的路人,從奉賢坐公交轉了幾圈到浦東,再徒步回到南碼頭。當時,年輕氣盛的李恒勇并沒有覺得累,因為,在他的心中涌動的是拼搏的熱血、是創業的激情。
3 經營遇挫暫休整 重返上海東山再起
這樣的模式大約維持了一年時間,李恒勇開始發現,這種營銷方式似乎不能很好地打開市場局面。本金已經耗盡的李恒勇,同時還遭遇了家里準備停止向他供貨的“噩耗”。“家人比較擔心我,畢竟年紀還小,所以希望我回去。”但骨子里生來就不服輸的李恒勇,哪會如此輕易放棄。經過一番斟酌后,李恒勇來到了身在浙江平湖、同為做石材生意的舅舅處。
李恒勇將那段時間稱之為“避難時期”。“那個時候我只是想向家人證明,我可以!”回想起當年,李恒勇不禁感慨,那算得上是他一生中過得最艱辛、最痛苦的日子了。由于舅舅的店面缺少人手,所以,他不得不在其中扮演“千面手”的角色——從搬運工、送貨工,到上門向客戶收錢的討債工……
39℃的高溫天,驕陽如火,豆大的汗水不間斷地從李恒勇的臉上滴落下來。在露天的堆場搬完貨物后,他又馬不停蹄地跟著送貨拖拉機“暴曬”到了客戶住處。這一路下來,身上的衣服早已濕透。李恒勇雖覺得苦,但也樂在其中,“我覺得自己一下子成長了許多,也學會了許多。”
命運就是這樣兜兜轉轉,幾個月的過渡期后,希望之門再度向李恒勇打開。經朋友口中得知,上海又新開了一家石材市場。原本就憋著一口氣的李恒勇,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于是,他上緊發條,重返上海。因為,李恒勇深知“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站起來”的道理。
4 完成不可能的事 在業界獲良好口碑
俗話說得好:“功夫不負有心人”,經歷了創業一路上的跌跌撞撞后,李恒勇依靠他的堅持和執著,終于在上海又重新找回了屬于他的“春天”。
19歲的他,給自己定下要年賺10萬的目標。而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里,生意就有了起色。還是堅信口碑很重要的李恒勇,憑借著良好的信譽度和極優的產品品質,與客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有一次,李恒勇接到了一樁相當棘手的工程——要在8天時間里完成一塊大面積工程。這在同行的眼中,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但是勇于接受挑戰的李恒勇還是堅持要拿下工程。“按正常情況看,這項工程最起碼需要20天的時間,可是我已經答應客戶幫這個忙,所以即使是24個小時不睡覺,我也要把工程完成。”
憑著一股韌勁和堅持,李恒勇成功了,幾天幾夜的徹夜未眠,換來的是石材界中的良好口碑。而他發自內心地覺得,這樣做很值得。
從25平方米的經營門店起家,到如今一家公司的辦公區域就有1000多平方米;從一人打拼事業,到如今手下擁有數百名員工;從簡單的石材營銷,到開始嘗試涉足石材開發、投資業等等。
再一次的出發,讓李恒勇越戰越勇;再一次的起航,也讓這個原本年少懵懂的少年,成長為如今“笑傲”石材界的年輕“少帥”。
李恒勇寄語
青年創業者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理念有多高,創業之路就能走多長。
●創業需要樹立正確的理念,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完善提高自我。
●創業需要堅韌不拔的勇氣,在困難與挫折面前不氣餒,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事。
》記者手記
愛“拼”才會贏
“創業”,這個看似“時髦”的字眼,實則布滿了荊棘。正如李恒勇所說,在創業初期,搬運工、裝修工、送貨員、討債員“一身挑”的他,經歷過無數次挫折和磨難。但是,執著和堅韌的性格,讓他最終堅持了下來,也成就了如今事業有成的他。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正所謂“苦盡甘來”。在奮斗的過程中,人們總會遇到眾多意想不到的動蕩和波折。而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人自愿“下車”,因此,乘同一班車的人就變得越來越少,到達終點時或許只剩下一人而已。而這個人,毫無疑問就是那個成大功者。這也印證了中國的一句俗語: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有一首閩南語的歌名叫做:“愛‘拼’才會贏”。只要你擁有一顆敢闖、敢拼的心,再堅固的城墻都可以被攻破,再艱難的事情都可以被完成。所以,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應當時刻抱以拼搏、奮斗、勇于闖蕩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在人生的里程碑上留下更為絢爛的印記。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