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位于古田縣鶴塘鎮溪尾洋石材工業集中區內的昌鶴建筑材" runat="server" id="sitedescription" />
日前,在位于古田縣鶴塘鎮溪尾洋石材工業集中區內的昌鶴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操控機械生產加氣磚。為科學合理地實現經濟和環境效益,古田縣計劃通過四年的過渡期來引導當地石材產業轉產轉型,而這一環保型建材生產企業正是該縣石材產業轉產轉型的一個新亮點。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古田縣“大東”地區依靠其豐富的花崗巖資源,迅速將石材業發展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但在石材的開發與加工過程中卻產生了大量的石料廢渣。據統計,僅鶴塘鎮每年就產生廢石料、石渣約45萬立方米。其中,除一部分廢石料用于修路、建房外,大部分都被堆放至堆渣場填埋。這既占用了有限的土地,又破壞了環境。
如何才能“變廢為寶”充分發揮出這些廢石料、石渣的經濟和環保效益呢?2011年,鶴塘鎮政府引進福建省昌鶴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在該鎮溪尾洋石材加工集中區征地43畝,于今年2月底建成一條年產20萬立方米加氣磚的全自動生產線正式投產。這種加氣磚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新型墻體材料,它不僅重量輕、強度高、尺寸精確,而且還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熱性、防火性、抗滲性和可加工性,并且每年還可消耗石渣、石粉18萬噸。
與此同時,古田石材產業還積極走集約化道路,通過6個石材加工集中區和1個石材工業園區,將全縣原有的279家石材加工企業和90個礦山點關閉整合為目前的166家石材加工企業和42家礦山企業,力爭經過四年時間的過渡,到“十二五”末將全部礦山企業關閉,并實現石材加工企業轉產轉型。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