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機時代的南安石材業,正在掀起一" runat="server" id="sitedescription" />
后危機時代的南安石材業,正在掀起一股低碳熱、綠色潮。記者從南安市經貿委獲悉,經幾年發展,目前,南安共有石粉碎石綜合利用企業140多家,生產的產品有人造崗石、石材馬賽克、加氣混凝土、蒸壓磚、石材工藝品等產品,石粉綜合利用率65%,碎石利用率90%以上,年產值可達15.6億元。
在位于石材重鎮南安水頭鎮的鵬翔崗石公司,記者看到,通過崗石生產真空振動加壓成形技術,將石材加工企業廢棄的石粉、邊角料“糅合”成人造大理石,利用其比天然石更強的耐磨、抗壓、抗折等優勢,像木頭一樣任意裁剪成各種新款家具,而裁剪下來的邊角料又可回爐加工……這種人造大理石質優價廉,很有市場。目前,這種技術正在南安的石材企業中大范圍得到推廣和普及。
南安市石材工業協會副會長曾文藝認為,產能過剩、行業利潤率下降等因素,促使南安石材業全行業正在進行內部調整,這種調整的集中方向就是綠色、低碳和環保。“低碳技術,一方面可避開環保壓力,同時,通過新技術、新設備的運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讓南安石材更有競爭力。”
面對石材行業的“綠色化”趨勢,南安也適時引導。去年,南安出臺《促進石粉碎石收集處理和綜合利用實施方案》和《石粉收集處置與管理工作實施意見》,加大石粉碎石收集整理力度。2011年起,南安還每年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為期5年并逐年遞增,用于扶持石粉碎石綜合利用科研項目、產業化項目和填埋處置場建設。
此外,南安還著眼于建立健全石材業循環經濟技術體系,研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生產過程無害化、產品生產清潔化的工藝技術,加大力度引進石粉碎石綜合利用項目,引導企業著力研發石粉綜合利用新產品。為加快石材業低碳技術的研發,南安市與同濟大學共同組建建筑材料技術開發中心。同時,積極引導石材企業向規模化、品牌化、低碳化方向發展,提高準入門檻,將新建石材企業最低投資額提高到3000萬元。
由于低碳技術開始廣泛應用,整個南安石材業的一些行業指標也開始顯著轉優。以能耗為例,目前,南安石材產業能耗為每萬元工業增加值消耗僅0.4噸標煤,比南安的其他產業的0.7噸低近40%多。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