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在今年石博會的論壇" runat="server" id="sitedescription" />
問:在今年石博會的論壇上,你與其它幾家大企業掌門人一起亮相發言,有人將之解讀為溪石集團已經開始從第一代創業者手里移交到第二代,你認同這種觀點嗎?
王曉明:實際上是因為論壇的議題之一為石材產業的挑戰與機遇,同時論壇的領導與組織者對本公司“石材與裝飾一體化”的戰略轉型也非常關注與認可,就邀請我出席。一方面我個人確實對此比較關注并全程參與,另一方面我希望能代表溪石來和各位企業家交流探討,但關于企業“交接班”的話題都是外人猜測,目前我還是幫忙父輩打理公司的一部分工作。
至于跟其它大企業掌門人交流,我始終抱著開放的心態去學習,他們也樂意跟我交流,同時也能從各位石材業前輩的成功經驗中獲益,對我對溪石而言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問:作為石材產業的一個拓展和延伸,石材裝飾的市場容量會有多大?
王曉明:應該說這是介于石材和裝飾兩個產業的中間地帶,起基礎作用的是石材,而設計安裝則決定了利潤多少。當初為了啟動這個項目,曾做過精密的調研,從全國來看,石材的市場容量是2000億/年,裝飾的市場消費是2萬億/年,石材裝飾的市場容量就是在拓展純石材2000億之外的市場,蘊含在裝飾消費的2萬億里面——最簡單的理解,購買了石材產品之后,總得設計并安裝上去吧?目前我們拿下來的還不到0.5%而已,已經做到福建省裝飾行業的前三名了,可以想象以前被石材企業所忽略的這部分市場有多大。
問:由于各種原因,很多“二代”會對繼承父輩的產業不感興趣,你是怎么看的?
王曉明:說起來我對石材也算耳濡目染了,從很小的時候就看著父輩創業,反而覺得這是家族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很辛苦很不容易,更要去倍加珍惜和發揚光大。
由于個性原因,我還是對技術比較感興趣,現在公司承擔的“全國石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規范和應用技術及規范分技術委員會”工作也讓我有了不少實驗機會。
問:你能解釋一下什么是“石材業”,它能為客戶帶來什么好處呢?
王曉明:簡單講就是為客戶提供石材設計、加工、安裝一條龍服務,讓客戶能“輕松享受石材之美”,能減少客戶使用石材接觸的中間環節,讓客戶節省成本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好把握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石材從設計到安裝的專業支持。這樣也能降低客戶的購買風險,由于我們直接對整個石材裝飾效果負責,減少了中間的各種協調,更好保證施工的效果和進度。
問:礦山資源和石材裝飾,都是未來的擴張方向嗎?
王曉明:產業發展的“微笑曲線”同樣適用于石材行業,而礦山資源和石材裝飾剛好就是兩端。作為一個資源密集型的產業,石材對礦山資源的依賴度自然不低,業內都把收購礦山當成是“賭博”,礦源本身的不確定性和非稀缺礦石的高替代性,使得企業往礦山延伸風險很大,但作為根基不能輕易放棄;不過實際操作上要很注意風險的把控,國內大多是花崗巖,主要用于外裝,有特色品種不多,而國外的伊朗、土耳其、巴西等地方倒是有好石頭,但都控制在外國人手里,只有具備了雄厚的財力才有可能去競爭。
往石材裝飾方向擴張,應該說還是比較堅定的,既是終端的重要性,也是可以通過設計、服務等提高附加值。不過我工作的一個重點,還在于人才的擴充。目前石材產業還是相對封閉的,基本上都是民營企業,高素質的職業經理人還比較稀缺,這對今后進一步發展肯定是個瓶頸,所以我們正在探索解決之道,以期引進一批高素質人才,來一起發展壯大我們的事業。
問:產業界有句話,“得渠道者得天下”,你有想過擁有自己的渠道嗎?
王曉明:想到和做到,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年10月份下旬,溪石國際石材展銷中心開業,這在業界還是第一個,目標是輻射帶動方圓3公里范圍為半徑的區域市場,今后將重金打造成為典范,這也是初步嘗試渠道建設。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