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石阡縣正在大力發展一種特殊的石材產業:石材原料是有3億年歷史的貝殼化石。但有專家表示,若將此貝殼化石加工成高端旅游商品,其價值將超過黃金。
據介紹,石阡縣貝殼化石又稱馬蹄化石,主要分布在該縣白沙、本莊、聚鳳等鄉鎮一帶,并延伸至思南縣甕溪一帶,礦脈總長約50公里。貝殼石為奧陶系中厚層泥質灰巖、泥晶生物灰巖、生物屑灰巖,由于生物發育被文解石所替代,從而形成圓形和橢圓形圖案,形似馬蹄,黑白相間。
今年3月份,石阡貝殼石、石阡紅、石阡云石、石阡桃紅四種石材經國家石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綜合鑒定為A類裝飾材料。目前,該縣此類石材主要用于室內裝飾材料的加工。
有關專家鑒定認為,這些“石頭”為3億年前的貝殼化石,具有極高的科考、旅游和開發價值。若將這些貝殼石深加工成高端旅游商品,其價值將超過黃金。
對此,有關人士表示,石阡貝殼化石是種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將“貴如黃金”的貝殼化石加工成石板材,與其價值相去甚遠。相關部門可借鑒“貴州龍”化石保護與開發的經驗教訓,探索一條貝殼化石資源保護與高效開發并重的發展之道。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