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他把自己的一個“綠寶貝”,作為雅安市石棉縣一份珍貴的禮物贈送給了央視音樂頻道《民歌·中國》欄目,為此,他感到特別自豪。
是他,最早把石棉大渡河奇石 推向了世界;是他,賦予了這些奇石以“生命”;是他,將家鄉的文化注入到了奇石當中。
他是一個對奇石瘋狂喜愛的人,他是一個對家鄉有著深厚感情的人。他是土生土長的石棉人張國君,在挖掘石棉旅游特色資源的過程中,他與石棉大渡河奇石結下了不解之緣。www.www.dechunwater.cn
尋找石棉大渡河奇石的艱難過程
走進張國君的家,眼前的一切會讓你吃驚——屋內四面八方都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奇石,讓人大開眼界。
這些奇石中,絕大多數都是“綠石頭”,即玄武石 。“可別小看了這些‘綠石頭’,這在世界奇石界中都是說得起話的。”張國君一本正經地說。www.www.dechunwater.cn
說起張國君與這些奇石的緣分,還要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說起。時任石棉縣草科鄉鄉長的張國君,發現了草科鄉“蛇攀石”并公諸于眾,引起較大轟動,對草科鄉旅游的開發起到了助推作用,這引發了他對奇石的興趣。
1998年,張國君開始參與石棉縣田灣河旅游開發,一方面,他通過國內多個報刊雜志宣傳推介石棉旅游;另一方面,他也在努力尋找石棉旅游特色資源,張國君想到了奇石。
對家鄉有著深厚感情的張國君,首先把目光投向了貢嘎山東南方向一帶的四條河流尋找奇石。在尋找奇石的過程中,他不斷通過查找各種國內外有關奇石的書籍、資料,增加判斷奇石好壞的能力。然而,經過2年的尋找,吃了不少苦,費了不少神,卻一無所獲。
在這次失敗以后,2000年,張國君又把注意力轉向了大渡河,上到瀘定縣,下到漢源縣,長達100多公里河段,被張國君“翻”了個遍。www.www.dechunwater.cn
從大渡河流域,張國君收集了37種400多個石頭,通過對比、篩選、論證,最后確定把收藏重點放在“綠石頭”上。
之所以選擇“綠石頭”,張國君給出了這樣的理由:“這種石頭主產地在石棉大渡河一帶,數量大,可挖內涵豐富,質地堅硬,細膩而圓潤光滑,形狀和圖案千奇百怪,特別是顏色,青綠、淺綠、暗綠、草綠……給人以清新健康之感。這種綠色,是奇石界公認的奇石四大顏色之一,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確定了收藏目標之后,張國君開始大規模收集這種“綠石頭”。利用周末休息時間,他在大渡河尋找這種“綠石頭”,河里摔跤是常事,有幾次還與死神擦身而過。
困難一個接著一個,奇石收集好了,又面臨給奇石配座的問題。從來沒有做過木工活的張國君,不僅自己學習了木工活,還多次深入深山收集朽木,回來以后,按照每個奇石的形狀,做成適合各個奇石的配座,這把張國君的空余時間都用完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了用天然材料做成的奇石配座,為他的奇石錦上添花。
用奇石 來宣傳家鄉
“你看,這個是金蛇狂舞,這個是五谷豐登,這個是‘葡萄石’,這個是‘綠寶石’,這個是梅花搖錢樹,這個是鐵餅運動員,這個是瀑布……”
張國君給他收藏的每一個奇石都賦予了“生命”,憑他豐富的想象力和生活經驗的積累,為他的奇石注入了文化內涵。
張國君最喜歡的寶貝之一是“三雅石”,他小心翼翼地把三塊奇石拿給記者看:“你看,這就是‘三雅石’,我們雅安不是有三雅文化嗎?于是我有意識地在收集奇石過程中尋找‘三雅石’,終于被我找到了。”www.www.dechunwater.cn
還沒有經過張國君的仔細介紹,記者一看就明白了為什么稱為“三雅石”了。其中一塊奇石似顆顆雨滴滑落,當然是“雅雨石”了;另一塊奇石上面的魚兒清晰可見,周邊還有很多水泡,一看就知是“雅魚石”;還有一塊奇石上面的圖案猶如一個穿著飄紗的少女,相貌清秀,這應該就是“雅女石”了。
2003年至2005年期間,張國君通過媒體報道,在縣委、縣政府支持下舉辦奇石展、參加各種展覽等方式,石棉大渡河奇石被越來越多人所知曉,也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到奇石愛好者的行列中。特別是2005年,張國君參加了在樂山舉辦的中國西部奇石展,其奇石作品獲得銀獎;參加了在溫江舉辦的國際奇石博覽會,三件奇石作品分別獲金、銀、銅獎,其中金獎作品正是“三雅石”中的“雅魚石”,這次獲獎,真正讓石棉大渡河奇石走向了世界,不少國內外奇石專家對張國君說,沒有想到他們苦苦在世界各地尋找多年未果的“綠石頭”,竟然在石棉境內,對此他們感到特別興奮。www.www.dechunwater.cn
近幾年,經歷奇石抬價、國際金融危機等影響,石棉奇石產業曾一度消沉,現在又進入了回升階段,除了家中收藏奇石以外,現在石棉還有不少人做起了大型園林石的生意。www.www.dechunwater.cn
“我們雅安旅游不是實行‘南下北上’戰略嗎?石棉現在正在抓緊旅游開發。石棉大渡河奇石,正是旅游推介的一個很好的載體,把奇石推出去,就會有更多人知道我們雅安,知道我們石棉,好奇心會驅使他們來這里旅游。同時,通過我們的石棉縣石根藝術學會,進一步規范石棉大渡河奇石市場,挖掘石棉奇石文化,使石棉大渡河奇石更好地造福百姓,造福當地的旅游業。”張國君說,“現在本土文化是最受歡迎的旅游文化資源,今后我還會繼續向外推介石棉大渡河奇石,為我們家鄉的旅游發展作出貢獻。”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