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將上海世博園、廣東地鐵車站和華陰羅敷工業園區聯系在一起,但這的的確確是個事實,羅敷工業園區生產的石材“華山白麻”已用到了這些地方,華陰的石材產品暢銷全國,名揚遠方,成為當地一個響亮的品牌。
以能源建材為主要內容的羅敷工業園區,立足建設中國西部最大的花崗巖石材加工基地這一目標,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園區建設,提升服務保障水平。園區建設呈現出質量提升、規模擴大、梯次發展的強勁態勢,園區經濟已成為拉動華陰經濟發展快速發展的一支生力軍。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今年,園區計劃投 1500 多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現已完成投資 550 萬元,占年計劃 55 %。在去年建成的三條道路的基礎上,今年又投資260 萬元修建了長674 米,寬18 米的園區3#主干道,并已投入80萬元安裝路燈45盞,栽種大葉女貞260棵,對道路進行了亮化和綠化;投資150 萬元的園區6#主干道正在修建之中,還投入專項資金修建了一條東西走向的長1350米,管徑1200毫米的排水管道,及時解決了園區內企業排水難的問題,辟免了園區工業用水流入農田,保護了企業和群眾的利益,進一步完善了園區基礎設施。
——項目建設步伐加快
引進節能大企業,優質服務大項目,催生經濟新亮點。一個個新項目、大企業入駐羅敷工業園區,正在改變著華陰的經濟格局,助推著華陰經濟發展,園區項目建設呈現出群起爭峰之勢。
總投資54億元的華能秦嶺發電公司三期擴建項目是園區項目建設的“龍頭”,今年計劃投資18億元,現已完成投資 9.24 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 51.3 %;區園內宏發石材三期擴建項目前期各項工作已全部協調到位,即將動工建設。石雕工藝廠已投資2000萬元,完成了廠地平整等工作。塔星、寶發已由廠房建設轉入石材加工生產階段。泉石已完成內部資產重組,計劃再投資2000余萬元用于廠房建設和機器安裝調試,預計9月份投產;新引進的名宸、新豐、華藝、侯氏等石材企業都已進入廠房建設和產前準備階段。
企業發展帶動的是產業興盛和經濟的提速。上半年,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 11.4 億元,實現稅收 7619 萬元;園區新增企業 6家,入園企業總數達19戶,合同引進資金 3.15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億元。
——投資環境不斷優化
良好的環境助推了園區建設的速度,務實的工作則拓展了園區建設的廣度和深度。為營造良好的園區投資環境,解決影響制約入園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園區辦積極協調配合工商、國土、林業等部門,為企業辦理相關手續,確保企業原料供給,并做好對入園企業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對園內企業的合理訴求和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我來辦、立即辦、能辦成”,全面落實“有人負責我服從,無人負責我負責”的工作理念,積極營造“親商、富商、安商”的投資環境。切實杜絕拖拉推諉、效率低下的現象,全力推進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等,明確辦事流程,簡化辦事環節壓縮辦事時限,增強服務透明度,為企業提供辦理手續的“全程代理”服務、項目建設的“全方位”服務、投產后的“不間斷跟蹤”服務。今年,園區辦與敷水鎮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解決園區企業建設和生產中存在的諸多矛盾和問題,僅上半年,園區與敷水鎮為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200多起,公安部門強化了園區警力配置,堅決打擊強買強賣、強攬工程等違法不良行為。保證了企業的正常建設和生產,促進了入駐企業的達產達效,羅敷工業園區的項目承載力和產業集聚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強服務、創思路、破難題,促發展。良好的環境為園區建設和發展掃除了障礙,開辟了道路。華陰一時成為深受外地客商青睞的“投資洼地”。在園區工作的外來人員僅福建一地就達數千人,陡然興起的華陰“福建現象”為該市的園區建設和經濟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園區建設這個大平臺構筑了經濟發展的“強磁場”,促進了華陰經濟的迅猛發展。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