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云浮市區,就會感受到這座城市強烈的個性:沒有高樓大廈,車輛也不多,行政中心、人民廣場、博物館、圖書館等主要建筑線條柔和,沒有圍墻,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街道寬闊整潔,街邊設有健身和娛樂設施,新建成的城市慢行系統(人行道與自行車專用道)四通八達,直接對接森林公園的綠道;西江水系之一的南山河穿城而過,城市的周邊是郁郁蔥蔥的山林,與城區綠化一起散發著清新的空氣。市民們徜徉在這園林般的城市中,悠然自得。www.www.dechunwater.cn
現代而不失山林之趣,充滿活力而又恬靜安逸。清華大學人居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吳良鏞認為,我們的城市建設很有必要推廣云浮的好經驗。www.www.dechunwater.cn
成果的取得來源于云浮市委、市政府近年來發展觀念的轉變,來源于該市干部群眾一心建設“生態云浮、宜居之城”的積極實踐,城市面貌的改變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從今天開始,本報將連續6天對云浮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道路、按照“美好環境與和諧社會共同締造”理念進行城鄉規劃建設的經驗進行連續報道,是為“大西關六章———云浮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報告”,敬請讀者垂注。
科學發展:理念決定一個城市的方向
云浮地處廣東的西北角,是連接廣東與大西南的樞紐,又被稱為廣東的大西關。作為典型的山區市,又是廣東最年輕的市,云浮屬于欠發達地區,與珠三角發達地區在經濟上差距明顯。
建市15年來,云浮市的歷屆市委、市政府都努力擺脫落后的局面,但在傳統發展路徑中,珠三角地區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地緣和政策優勢,云浮不僅沒有趕超,反而差距越拉越大。www.www.dechunwater.cn
云浮市委書記王蒙徽認為,云浮要實現跨越式發展,不能迫于GDP等經濟指標而急功近利、盲目發展,必須發揮云浮的優勢,走出一條不同于珠三角“熟路”、“套路”的科學發展之路。
云浮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一、生態優良。城區森林覆蓋率66.1%,綠化率92.4%,西江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以上。二是主業突出。石材、水泥、硫化工、現代農業、不銹鋼等特色產業突出。三是民風淳樸。云浮是禪宗六祖惠能的故鄉,禪宗六祖文化、石藝文化、南江文化文脈深厚。四是百姓生活較為富足。云浮的生產總值雖然不高,但很多產業都是富民產業,人均消費能力較強。www.www.dechunwater.cn
決策者們從當地的優勢出發,從云浮人民的愿望出發,逐步凝聚成了“美好環境與和諧社會共同締造”的發展理念,其內涵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以宜居城鄉建設為載體,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的建設與管理模式,統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把云浮內在的生態資本、資源資本與外部的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結合起來,實現五者的相互統一、相互促進,實現云浮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最終達到讓發展惠及群眾、讓生態促進經濟、讓服務覆蓋城鄉、讓參與鑄造和諧的目標。www.www.dechunwater.cn
今年3月,這個共識最終形成了《美好環境與和諧社會共同締造行動綱要》,以黨委政府文件的形式下發,確??茖W發展理念的貫徹。
宜居城市:家門口騎車無障礙直上山頂
生態是后發云浮最大的優勢,市委書記王蒙徽強調要“把我們好的做得更好,以我們的更好去吸引別人的更好,特別是吸引高附加值的人”,因此,云浮特別注重生態保護與宜居城市的建設。
去年,以對市人民廣場及周邊市民活動場所的升級改造為主要內容的宜居城市一期工程正式動工。工程對南山森林公園綠化、亮化,對配套設施進行修繕,建起了極富云浮特色的“石材展示大道”,對人民廣場、一河兩岸、博物館等建筑及附近的市民活動場所進行改善,并完成了七星湖的開挖及綠化工作。
包括步行系統及環城自選車道的城市慢行系統的建成,不僅為市民提供了健康、環保、安全的出行方式,而且成為云浮最為獨特的城市標志。www.www.dechunwater.cn
人民廣場擴建后可容納千人唱歌跳舞,從人民廣場到市府前的草地,從露天電影放映場到南山森林公園,這一整片的區域成為市民晚上最喜愛的活動場所。
云浮市市長黃強介紹,目前被稱為“上山進城”的二期工程正在按計劃進行。“上山”是指對南山森林公園現有環境設施進行改造升級,完善周邊步行系統,建設符合比賽標準的山地自行車道;“進城”指推進南山森林公園與城區學校、市場、社區相連接的慢行交通系統建設。到時,云浮市民只要在家門口騎上自行車,就可以沒有阻礙地直接騎到山上去,人與自然環境實現了“無縫對接”。
此外,云浮還規劃在全市范圍內建設5條分別命名為金道、禪道、文道、同道、福道的郊野綠道,總長500多公里,不僅為市民提供休閑運動的場所,而且將南山森林公園、大金山、新興縣六祖文化發源地、羅定市的文塔、郁南縣的同樂山自然保護區等云浮市著名的文化旅游景點串連起來,帶動旅游、餐飲、自行車租售等第三產業的發展。www.www.dechunwater.cn
目前市區15公里長的“金道”已基本建成,其對市民生活方式及經濟的帶動作用已充分顯露。城區一家山地自行車專賣店及車友俱樂部的老板彭廣宇告訴記者,他一年前開這家山地自行車專賣店的時候,生意一般,一個月只能賣出三四十輛,但近幾個月因為城市慢行系統及城區綠道的建成,他的生意大好,現在一個月能賣出300多輛,有的人一買就是好幾輛,因為要全家人一起騎車郊游。
循環經濟:石材邊角料制成馬賽克拼畫出口
在產業發展方面,云浮市沒有為了經濟指標的好看而盲目地招商引資,而是在保護好環境的前提下,圍繞著自已的傳統優勢產業打造產業集群,發展循環經濟。
該市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工程”,加快對水泥、石材等產業的整合,關閉了一些效率低下,耗能高的企業,淘汰落后水泥產能600多萬噸,實行產業生態改造,對新引進的項目實行環?!暗谝粚徟焙汀耙黄狈駴Q”。循環經濟初見成效,硫酸廢水實現“零排放”,廢渣成為水泥原料,雞糞用來生產有機肥,石材的邊角料制成馬賽克拼畫出口……
云浮被譽為“中國石都”,其石材產業世界聞名,云浮的石材廠最初都建在324國道兩旁,場地狹小且粉塵噪音嚴重,制約著該產業的發展,從本世紀初開始,政府劃地建設石材產業園區,引導企業進駐,不僅減少了污染,而且出現了一批較大型的龍頭企業。
永光兄弟石材公司的陳澤告訴記者,他們公司1983年就成立了,最初就是在324國道旁搭個竹棚就干起來了,由于空間所限,公司最大時也只有幾百平方米,2003年在政府的號召下搬進石材園區,廠區一下子擴大了近百倍,“當時還不想要,心想要那么大的地方有什么用,現在是后悔要小了。應該說這次搬遷讓我們從作坊工廠變成了正規的石材公司。”www.www.dechunwater.cn
云浮市努力發展與建設宜居城市相得益彰的文化及旅游產業,發揚禪宗文化、石藝文化、南江文化三大云浮特有的傳統文化,以本地資源為依托,產業化為紐帶,培育產業基地。
云浮文廣新局的梁仁球局長介紹,云浮正規劃廣東禪文化產業園區,打造中國禪都,其中還有一座投資6個億的禪酒店;石藝創業產業園區已得到省主管部門的批準,將建成集石材加工、展示、旅游于一體的綜合園區。記者看到,占地8萬平方米的石材博覽中心已經封頂,這里將成為不落幕的石藝展覽會和“石材超市”。
將文化與旅游結合起來。規劃建設的5條綠道將把云浮著名的旅游景點串連起來,起到推動旅游產業的作用。事實上,在城區慢行系統及“金道”建成之后,效果已經顯現,珠三角及港澳地區的自行車旅游愛好者紛至沓來。www.www.dechunwater.cn
全民參與:搬遷祖墳為城市綠道讓道
云浮的人居環境建設不僅是決策者的意志,更是云浮全體人民共同參與的事業。首先,決策的過程就是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形成的,而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更是以群眾的滿意為標準,發動群眾廣泛參與。
人民廣場西面原來建有一游泳池,但閑置已久,少有人來,群眾提議將此處進行改造。政府有關部門很快接受了這一建議,將此地改建成適合兒童和老人游玩的游樂區。有市民建議應在南山公園建一條石材走廊,體現“石都”特色,不久,一條包含300多種石材樣品的“石材展示大道”就建成了。為建好“金道”,政府發出兩萬多份征求意見表,歸納市民建議300多條,其中有很多吸納到最終的規劃中去。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激發起全市人民的參與熱情。
云浮市區內有兩處譚氏祖墳,其搬遷問題因譚氏數千村民的反對,一直讓政府頭疼。這次為了建設城市慢行綠道,村民們卻“奇跡般”地同意搬遷。練屋村和云浮中學一直為某一路段的歸屬爭執不下,還曾發生糾紛,而這次綠道建設,雙方擱置糾紛,共建“和諧路”。
在慢行綠道進城試點工程中,由村集體或個人捐出用于綠道建設的土地達到1800平方米;收到各界捐款捐款折合66萬元;參與義務投工達到1172人次。
為了建好“石材展示大道”,云浮的石材企業無償提供了300多種石材樣品以及各種加工器械;志愿們則為美化環境無償投入勞動……
去年底,一項針對宜居城市建設的市民問卷調查表明:評價非常滿意和滿意的達96%。
“三網融合”:力爭信息化趕超
美好生活與和諧社會建設離不開民生的改善。云浮以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推動“三網融合”試點,先后為用戶提供了70套數字電視、10套音頻廣播節目,今年元旦起正式投入商業運營,3月底實現接入10000個家庭的目標。此外,云浮還與清華科技園等技術單位合作,以進一步豐富“三網融合”服務內容。
云浮的“三網融合”不僅是欠發達山區跨越式進入信息時代前端的一次趕超實踐,而且也為市民參政議政提供了更直接的渠道,云浮利用該平臺發布政府信息,了解民眾的愿望和建議。
完善城市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建設教育園區,全面落實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政策,去年擴校17所,面積18萬平方米。市人民醫院新院動工建設,成功創建“廣東省衛生城市”。積極促進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去年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5萬多人,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全面展開,新農合住院補償金額達2.79億元,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大力推進。去年完成廉租房建設508套,建成600個生態文明村。開展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云安福利服務中心投入使用。www.www.dechunwater.cn
被城市改變的生活
云浮的夜晚是既歡樂又祥和的。
吃過晚飯,三三兩兩的市民開始向城中的各處休閑場所匯聚。在人民廣場,上千人在音樂的伴奏下蹁蹁起舞,場面壯觀。
穿過馬路是市政府門前的草坪,有人在打羽毛球,也有人坐在上面小憩,左側由博物館、文化館等幾座各有特色的建筑圍成的一個小廣場上,正在放映著露天電影。
沿著整潔的城市慢行道向南走不遠,就到了南山森林公園,城市與山林如此接近,難怪云浮人會引以自豪。公園門前的大道上,325種石材被切割成等大的小塊整齊地排列在地上并標注了名稱,印度紅、幻彩綠、藍珍珠……看得人眼花繚亂,顯示了云浮深厚的石文化底蘊。
公園內林木茂盛,山腳下點綴著水塘和稻田,空氣清新沁人心脾,人行道和自行車道直通山頂,散步與騎山地車的市民互不干擾,路燈如盤旋在山腰的金龍,彩燈將夜空照得格外神秘,遠處的蛙鳴唱和著路邊音響中播放的輕音樂,讓人如入仙境。
市民們對剛剛升級完善的城市休閑健身場所是如此滿意,跑步、跳舞、登山等已經成為不少云浮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據統計,每天早晚到市內主要活動場所休閑健身的市民達到1.5萬人次,而云浮的市區總人口也不過18萬人。www.www.dechunwater.cn
宜居城市的硬件建設改變了云浮人的生活方式。打麻將的少了,泡網吧的少了,有的人跳舞上癮,有的人跑步上癮。山地車運動在當地悄然興起,彭先生以前是賣摩托車的,但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一年前他決定開一家山地自行車專賣店,生意由開始的清淡到現在的火爆,周末全家人騎山地車郊游成為云浮的新時尚。
云浮市文化館的胡錫娟館長講述了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一名智障的男孩兒堅持數年到人民廣場跳舞,學會了40多種廣場舞,后來更成為領舞,在他跳舞的時候誰也看不出這是一個智力不健全的孩子,他最發愁的事兒是下雨跳不了舞。這個在跳舞中找到了人生意義的男孩被周圍的人稱為“舟舟”,意指他和那個指揮樂隊的智障孩子舟舟一樣有著獨特的才能。
在云浮,城市建設是如此緊密地與市民生活聯系在一起,催生了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形態??粗⒉降氖忻衲樕涎笠绲恼嬲\笑容,讓人不由得想起上海世博會的那句宣言: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近年來,粵東西北欠發達地區崛起勢頭明顯,但所走的道路并不相同。清遠、河源等市離珠三角最近,得產業轉移之先機,基本走的還是大力招商引資的路子;湛江、揭陽等沿海城市則主要是靠鋼鐵、石化等一批大項目落戶的拉動。相比而言,云浮生態立市的路子更具有探索性和挑戰性,因而也就更有意義。
現在,云浮人居環境的改善與市民幸福感的提高已是毋庸置疑了,但城市建設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怎樣?能否實現市委書記王蒙徽所說的通過吸引具有高附加值的人,引來高端產業呢?目前,一些積極的苗頭已經出現:綠道建設已經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自行車租售成為新興行業,房地產業也受益匪淺,該市外出人員回鄉購房由2008年底的5%提高到目前的15%,農民進城購房占總購房量的30%,近年來市區已建成的中高檔住宅小區全部銷售一空。
當然,效果畢竟是剛剛顯現,對經濟指標的拉動不會立竿見影。因此,我們對云浮的實踐應當更有耐心,眼光要放得更遠,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態,本身就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云浮最大的優勢是起步晚……起步晚可以吸收全國乃至全世界城市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從而進行高水平的規劃、建設,可以建設成為一個有特色的城市……同時,起步晚還可以形成解決其他城市沒有解決的或影響突出問題的措施。
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堅持美好環境與和諧社會共同締造,依托云浮獨特的自然環境、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以建設健康、生態、幸福的宜居城市為目標,以步行和自行車為主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為引導和載體,加快推進云城、云安縣同城化和都揚新城區建設,不斷完善學校、醫院等城市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學校、醫院等城市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增強城市功能,把地方文化融入城市建設,增強城市特色,經營顯山露水的城市開敞空間,營造環保、安全、便利、舒適的人居環境,提高城市品質,努力建設具有亞熱帶城市風貌的宜居城市。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