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上海世博會核心建筑之一——中國館竣工。中國館總建筑面積16.01萬平" runat="server" id="sitedescription" />
2月8日上午,上海世博會核心建筑之一——中國館竣工。中國館總建筑面積16.01萬平方米,由中國國家館、地區館組成。其中國家館高69米,居中升起,層疊出挑,呈拱斗形,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征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高13米,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臺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 在竣工落成的中國館面前,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氣勢恢宏的中國館大臺階。作為中國館的標志性景觀,大臺階共有76級踏步,寬度達到72米,全部采用花崗石“華夏灰”制作而成,呈現出黑白相間的視覺效果。鋪設在中國館大臺階的石材規模也是空前的。“華夏灰”石材總數達4700塊,總面積達9000平方米,其中單塊最重的有800公斤,最輕的也有260公斤。 讓人稱奇的是,這些切割整齊、光滑平整又肌理生動的大石階采用的是瀕臨失傳的“三斬斧”工藝,完全由手工,利用特制的斧頭在石材上剁斧而成。平均每厘米的寬度,要斬上7刀,即便每個工人不間斷地勞作,每天也只能完成1個多平方米的工作量。整個中國館的大臺階總共超過了5400萬刀,歷時4個多月、108道工序,精工而成。這種由手工剁斧制造出來的紋理,比頂尖機器加工出來的紋理還要均勻和細致,令人瞠目結舌。 據了解,“三斬斧”是一種流行于浙、閩一帶的極其古老的石材手工,因其人工剁斧的時候,需要初斬、細斬、終斬三個工序,才能出現最終的紋理效果,故得此名。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