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石材產業已成為全市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源和支柱產業,南安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石材集散地和世界級的石材中心。但是自2007年以來,受國內外因素影響,作為資源型的產業——石材行業的發展受到了較大的沖擊。主要表現為:生產成本上升,需求量下降,融資難度加大,外貿出口利潤下降。再加上存在的低價格競爭、無序發展等問題,國內國際市場凸顯疲軟,石材產業已到了調高、調優階段。
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總是要經過“蛻變”過程,然后才能走向成熟。面對金融風暴帶來的困境, 政府在深入理解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基礎上,必須加快推進石材行業整合提升進程,多管齊下做好石材產業文章。
一、對整個行業要加強指導,認真進行審視、總結,積極尋求破局良策,化危機為良機。
二、站在國際的角度規劃和定位,進一步加強閩南建材第一市場的建設,做大 “國際石材博覽會”,鼓勵企業和個人到國外開拓市場,擴大宣傳、影響,積極推進我市石材行業實現“既大又強”的又一次創業。
三、加快結構調整。要對市場結構、產品結構、營銷結構、企業內部結構進行統籌調整,鼓勵龍頭企業積極實施品牌戰略,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價值。堅決關閉高能耗、高污染企業,扶持開發利用石材邊角料和石粉企業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四、破解人才制約瓶頸。目前水頭雖已聚集大批有經驗的從業人員,但國際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仍較為缺乏。要幫助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石材產業人才,同時加強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以提高行業的整體素質,努力成為全球石材業之都。
五、面對復雜多變的形勢,建議政府適時邀請資深、權威經濟學專家學者前來舉辦講座,及時幫助企業分析發展趨勢,調整思路。
六、加快辦理企業房產證步伐,進一步簡化辦證手續,為企業融資貸款提供更好服務,擴大企業融資渠。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