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冷空氣南襲上海,猶如持續的經濟寒流,讓赴滬參展的南安石材商感到陣陣涼意。
在這屆中國(上海)國際石材展上,來自南安石材軍團的身影,依然最活躍。但是,與往屆不同的是,參展企業憂慮多了,各方聚焦的話題也從外貿急轉至內銷。
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石材業的重要經濟指標增幅已進入下降通道,被譽為“中國卡拉拉”(意大利卡拉拉因盛產白色帶藍紋的大理石而聞名)的南安,石材行業境況亦然。但是,一些企業在陣痛中先行破題,果斷轉向內銷市場,獲得生機。
茶照喝歌照唱 滿廠荒料讓人愁
“買石頭,到水頭”,用這句話來形容南安水頭鎮的產業規模之大,一點也不過分,這個鎮滿大街都是石材市場,運石材的集裝箱車川流不息,夜里的星級酒店來客,絕大多數是出手闊氣的石材老板。
鎮上還集聚了高時、環球、康利等全國石材商巨頭,與本地的溪石、東升等石材精英,構成了產業的“龍頭”。而以水頭為中心,覆蓋周邊區域的石材產業基地,已成為世界級的石材生產、貿易中心。
老洪的工廠就位于水頭鎮,年產值近億元,規模在南安一千五百多家石材企業中屬于中大型。熟悉他的朋友稱,在這場寒流中,他的工廠生存狀況“算不上難過,但也不好過”。
2月17日上午,陽光依舊,老洪開著他的寶馬車,急速駛入工廠。“以前經常是午飯后到廠里轉轉,現在再不趕早來,錢都讓別人賺去了。”www.www.dechunwater.cn
和往常一樣,老洪進辦公室的第一件事是泡茶。喝了一口,他把頭轉向了窗外,目光頓時暗淡下來,窗外空地上堆滿了一大堆進口荒料,價值兩千多萬元。
“就是這些石頭,讓廠里的資金周轉不靈了”,老洪說,去年8月份之前,訂單充足、內銷旺盛,荒料一到就得連夜加工,還要搶著找貨柜出口,去年國慶節之后,歐美市場訂單急劇下降,“好多廠出口額下滑了近一半,到廠的荒料就積壓了下來”。www.www.dechunwater.cn
荒料積壓導致的資金鏈壓力,是當地石材企業老板的一塊心病。記者驅車繞著水頭鎮一圈,見到不少石材廠的空地上堆滿了一摞摞的荒料。“往年沒有這么多,只有一半不到。”老洪說,隨著需求萎縮,大廠、小廠都面臨著荒料積壓問題,為了資金周轉,他想了很多辦法,把荒料拿去抵押貸款,可是銀行的錢是要還的,荒料無法變成錢,還款期一到,還得籌集資金去還。
“盡管石材行業負債率低,還不到20%,不存在資金上的困難,資產總值遠遠超過負債額,但由于荒料積壓太多,資金周轉就出現了問題。”當地的一位官方人士透露,去年南安石材荒料進口為6976萬美元,估計僅水頭鎮積壓的荒料就至少有2000萬噸,這還不包括已訂貨滯留在海外礦山及貨運碼頭的倉儲荒料,“如何消化積壓的原料,成了‘老大難’問題”。
“手持現金是大哥”,當地的業內人士王先生告訴記者,別看石材老板外表光鮮,白天茶照泡,晚上上星級酒店吃飯歌照唱,可是一回到廠里,不少人還是很焦慮的,出口轉內銷后,又碰到房地產市場滑坡、政府辦公樓建設數量下滑等問題,“一窩蜂急著找業務,跑關系,還要盤算競相壓價后如何保利潤,真的很難”。
“八仙過海”轉戰國內市場
除了荒料堆積外,行業人士的焦慮還來自中小石企年后開工率下降、購入高價設備后的資金壓力及市場終端的利潤被擠壓等。
“外貿疲軟已成共識,如何迅速讓銷售起色,考驗著年后石材老板的智慧。”南安市石材協會副會長黃明星對記者稱,石材行業發展從前幾年的波峰進入去年底的波谷,2006年勢頭最猛,利潤保持在30%以上,前年不太難,去年老大難,“今年下半年將有力反彈,已是市場共識”。
據統計,2008年1月至10月,中國出口額增幅僅17.8%,比2007年同期降低了3.9個百分點。南安石材業亦受到很大沖擊,去年10月份產值同比減少30%,一些小規模的石企面臨轉讓、轉租。
包括黃明星在內的多位石材界協會或商會人士,均以“八仙過海”來形容石板老板年后的“過冬”招數。比如說,進口的荒料,有的是積壓,有的則是庫存,“它不像食品會過期,價格波動也不大,只要是庫存,則可以通過金融機構運作,獲得相當額度的抵押貸款”;比如海外市場,有的企業抱團到海外開礦,降低荒料成本,有的企業派營銷團隊常駐海外,獲取訂單的概率自然就高了。
“早在去年下半年,不少中型以上的石企就轉入內銷,并獲得不錯的銷售額。”南安市經貿局一位人士稱,石材行業不像服裝業轉型那么困難,有的廠轉入內銷,只要轉變產品品種、規格等,就可獲得國內的工程訂單,“大的訂單只要幾個,就可讓一個廠一年忙不完”。有的石企把進口石材切薄到0.3~0.5毫米,制成玻化磚,實用性一樣,但成本降低后售價也低了,市場接受度就提高了。
技術創新讓不少企業嘗到甜頭。據透露,當地的萬靈、中泰、國能等石企,通過技改,把邊角廢料、石粉、石碴制成人造大理石、馬賽克、加氣混凝土砌磚等產品,俏銷海內外市場,成了行業經濟的新增長點。 www.www.dechunwater.cn
寒流中仍有新增長點
對于石材行業,寒流中亦有暖風。南安市的石材業產值去年達180億元左右,與上一年度的產值186.7億元相當。“產值波動不大,說明外貿下滑后,內銷商機被撬起,這很難得。”南安市外貿局的相關人士稱。
在本屆的上海石材展上,閩南石企在世博會石材60億元訂單角逐戰中,也有所斬獲。據透露,南安的溪石等多家石企,已獲得數額不小的訂單。
“當前艱難的走勢中,正蘊含著向新的增長點和利潤拓展的諸多機遇。”南安市市長陳榮法此前也樂觀地認為,就外需潛力而言,盡管歐美市場萎縮,但中東石油輸出國、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需求仍然旺盛,這些新興市場將成為中國石材產品的新接納地。更重要的是內需潛力,隨著國家既定的區域發展戰略持續推進,以及擴大內需政策的有效刺激,可預見的國內石材消費熱點仍然不少,固定資產投資拉動,將帶來對各類石材產品的大量需求,石材產業必將迎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