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平邑縣是國家命名的“中國花崗石之鄉”、“中國石材之鄉”,山東省三" runat="server" id="sitedescription" />
山東省平邑縣是國家命名的“中國花崗石之鄉”、“中國石材之鄉”,山東省三大石材集散地之一和中國江北最大的進口石材加工基地。經過近30年的發展,平邑石材業逐漸發展壯大,但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石材產業也面臨新的挑戰。 現狀 平邑石材遍布世界各地經營業戶800余家 平邑縣石材產業發展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經歷了起步、發展、市場培育和平穩增長四個階段,逐步走出了一條依托當地石材資源起步、整合優勢資源發展、提升區域品牌跨越的路子。www.www.dechunwater.cn 平邑縣花崗石資源非常豐富,現已探明儲量約23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臨澗、白彥、鄭城、流峪、柏林和卞橋等鄉鎮?;◢徥饕贩N有“將軍紅”、“孔雀綠”等六大系列二十多個品種,其中“將軍紅”是該縣獨有石材品種,主產地臨澗鎮,儲量約10億立方米,以色彩鮮艷、富麗堂皇名揚海內外;“孔雀綠”、“銀鉆麻”質地細膩、花色高雅,為高檔建筑裝飾材料。這些石材均屬石中精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平邑縣石材企業還引進了大量的國內外石材荒料及優質板材,進一步豐富了石材資源。同時,規模以上企業經過多年來的經營發展,逐步形成了從荒料開采、板材加工、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建立了自己的黃金客戶群體,產品遠銷歐美、中東等國際市場。目前“只要世界上有的石材品種”在平邑全能買到,在世界各地只要有石材的地方,都有平邑石材人的足跡。 目前,平邑縣擁有較大規模的花崗石礦山73處,年開采及引進荒料20萬立方米,工商注冊石材經營加工企業近350家,規模及外向型企業12家,大小石材經營戶達800余家。年加工銷售板材2300萬平方米,其中進口板材300多萬平方米,產品遠銷美、日、韓、德、阿聯酋以及香港、臺灣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平邑縣石材加工從業人員達5萬余人,石材經營網點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年創產值30多億元。2009年1-11月份,全縣石材產業產值25億元,石材業已逐步成為平邑縣的重要產業和推動全縣經濟增長的有力支撐點。問 題 市場惡性競爭突出企業力量弱小難突破。www.www.dechunwater.cn 隨著山東省魯南經濟帶的逐步形成,面對經濟競爭加劇,平邑縣石材目前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正在減弱,礦山開采缺乏規劃,石材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重,外向型企業少等難題困擾著石材行業。 產品科技含量低。據調查,平邑縣石材企業90%為個體私營企業,這些個體私營企業,設備落后,有的僅憑一臺切機或磨光機就開始營業,產品單一,附加值低。資源開采的極大浪費,造成原材料成本急劇上升。據調查,開采荒料的成本由1990年的380元/立方米上升到800元/立方米。 目前,全縣有800多家石材經營戶,外向型石材企業較少,全縣只有12家,占全縣進出口企業總數的29%,2008年進出口總額超過 100萬美元企業只有美麗石材和匯東建材兩家公司,且進出口額均未過200萬美元。 另外,由于缺乏統一的協調管理組織,企業之間各自為政,惡意競爭現象嚴重,多數石材企業信譽率低,無法獲得銀行貸款,流動資金短缺已日益成為制約石材業發展的瓶頸。 對策 打造江北最大石材基地 平邑縣委、縣政府審視新形勢下建材工業經濟認識到,要使平邑石材經濟上臺階,需要立足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和未來發展走勢,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 鼓勵企業間的聯合、重組。采取市場化的手段,致力打造江北石材最大石材基地。 該縣規劃了平邑縣國際石材城,規劃建設面積7平方公里,石材城主要框架已經形成,城內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和石材國際會展中心計劃明年全面開工建設。 目前,美麗石材、華泰石材等4個總投資1.2億元的石材加工項目已經入城投產,20多家企業正在積極辦理入園手續。 為進一步加快石材產業發展,平邑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加快石材產業健康發展的戰略目標,為今后石材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指明了方向。 另外,平邑縣委、縣政府明確了美麗、冠魯等10家扶優扶強企業,在資金、政策等方面進行重點扶植,使其盡快做大做強。該縣力爭到2010年年底,全縣石材產業總產值達50億元,培育銷售收入過億元大型企業3~5家,銷售收入5000萬元企業10家以上。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