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星子縣地處廬山腳下、鄱陽湖之濱,境內鄱陽湖湖岸線長達150公里,水域面積達320多平方公里。江西省五大水系贛江、撫河、饒河、信江、修河在此形成"江河之會"。瀕湖鄉鎮有9個,約20萬人依湖而居,直接或間接飲用鄱陽湖水的人口在60%以上。對星子縣而言,鄱陽湖既是生命之源,也是發展之基。
近年來,星子縣按照江西省委建設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戰略部署,堅持生態立縣、旅游強縣、綠色發展,以"綠水、綠野、綠地、藍天"四大環保專項行動為抓手,著力打造區域性生態中心,保護好鄱陽湖一湖清水。
石材加工既是支柱產業,也是重要污染源
星子縣石材資源豐富,有大小加工企業1200余家,是江西北部最大的石材加工基地。石材產業每年為星子縣帶來4000多萬元稅收,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
然而,石材加工業的發展也帶來了嚴重污染,每年產生的廢水約為400多萬噸,有的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排放,大量如牛奶一般的廢水順著河溝流入鄱陽湖。這些到處流淌的廢水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而且造成溝渠淤塞、土壤板結,農業生產沒有合格的灌溉水源,更直接影響到作為全縣主要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的鄱陽湖水質安全。www.www.dechunwater.cn
石材加工污染問題不解決,不但影響飲用水安全,而且最終會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今年以來,星子縣政府開展了以石材加工污染治理為內容的"綠水"專項行動,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環保、法院、公安、農業、水利、工商、供電等單位領導為成員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配備精干人員,全面推進石材集中整治工作。
投入小、見效快,廢水基本實現零排放
找到一條科學治污的路子是治理成敗的關鍵。早在2002年,星子縣曾計劃采用bot模式建設污水處理廠,對所有石材加工企業產生的廢水進行集中處理,但由于成本高昂,企業難以承受,污水處理廠最終未能建起來。
石材加工污染主要來源于清洗、切割、打磨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廢水。根據污染特點,星子縣環保部門從實際情況出發,花小錢做大事,引入循環經濟理念,大力推進石材加工廢水循環利用。環保部門規定各石材加工企業要根據自身生產能力大小建造廢水循環處理池,廢水不準外排,經沉淀后循環再使用,沉淀的廢泥、廢渣要及時清運。
江西省星子縣地處廬山腳下、鄱陽湖之濱,境內鄱陽湖湖岸線長達150公里,水域面積達320多平方公里。江西省五大水系贛江、撫河、饒河、信江、修河在此形成"江河之會"。瀕湖鄉鎮有9個,約20萬人依湖而居,直接或間接飲用鄱陽湖水的人口在60%以上。對星子縣而言,鄱陽湖既是生命之源,也是發展之基。
近年來,星子縣按照江西省委建設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戰略部署,堅持生態立縣、旅游強縣、綠色發展,以"綠水、綠野、綠地、藍天"四大環保專項行動為抓手,著力打造區域性生態中心,保護好鄱陽湖一湖清水。
石材加工既是支柱產業,也是重要污染源
星子縣石材資源豐富,有大小加工企業1200余家,是江西北部最大的石材加工基地。石材產業每年為星子縣帶來4000多萬元稅收,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
然而,石材加工業的發展也帶來了嚴重污染,每年產生的廢水約為400多萬噸,有的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排放,大量如牛奶一般的廢水順著河溝流入鄱陽湖。這些到處流淌的廢水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而且造成溝渠淤塞、土壤板結,農業生產沒有合格的灌溉水源,更直接影響到作為全縣主要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的鄱陽湖水質安全。
石材加工污染問題不解決,不但影響飲用水安全,而且最終會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今年以來,星子縣政府開展了以石材加工污染治理為內容的"綠水"專項行動,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環保、法院、公安、農業、水利、工商、供電等單位領導為成員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配備精干人員,全面推進石材集中整治工作。
投入小、見效快,廢水基本實現零排放
找到一條科學治污的路子是治理成敗的關鍵。早在2002年,星子縣曾計劃采用bot模式建設污水處理廠,對所有石材加工企業產生的廢水進行集中處理,但由于成本高昂,企業難以承受,污水處理廠最終未能建起來。
石材加工污染主要來源于清洗、切割、打磨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廢水。根據污染特點,星子縣環保部門從實際情況出發,花小錢做大事,引入循環經濟理念,大力推進石材加工廢水循環利用。環保部門規定各石材加工企業要根據自身生產能力大小建造廢水循環處理池,廢水不準外排,經沉淀后循環再使用,沉淀的廢泥、廢渣要及時清運。www.www.dechunwater.cn
10月22日,記者在晨光石材有限公司看到,切割、打磨石材的廢水經過3個沉淀池處理,然后又重新用于石材加工。以前這些牛奶一般的廢水遍地流淌,然后流入與工廠一路之隔的溝渠中。現在,這條渠道中的水已經清澈見底,已有人在洗衣服。
星子縣環保局局長于賢貴介紹說,目前全縣石材企業已建成廢水沉淀池2000余個,有效遏制了加工廢水外排,基本實現了石材加工企業的廢水零排放。通過公開競標、商業運作的方式,競標成功的廢泥、廢渣清運公司與石材企業簽訂清運合同,集中清運廢泥、廢渣,定點存放。同時,星子縣利用廢泥、廢渣研發新型建材,部分運往水泥廠作為生產水泥的原材料,解決了石材加工產生的廢泥、廢渣帶來的二次污染,形成產業良性循環。
鄉鎮干部包村、包區域,多部門聯合行動
為了確保石材加工企業按要求治污,星子縣環保部門派出技術骨干,把治污方案和水循環利用技術送到企業并實地蹲點指導;在規定期限內將執法力量向石材業污染治理工作傾斜,督促并配合鄉鎮開展石材業污染治理,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鄉鎮機關干部實行包村、包區域責任制,層層落實責任,做到戶戶有人抓,處處有人管;法院、供電、工商等部門對石材業治理工作給予及時配合和支持。環保部門多次聯合供電部門對治理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依法對污染治理設施不配套、偷排廢水的石材加工企業實施停電整頓,先后關停52家,處罰3家。
九江市環境監測站最近的監測數據表明,星子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鄱陽湖星子段水質和出口段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