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愛拼的閩南商人,近年又有勇敢的舉動——100多家福建省南安市石材企業,在國外擁有礦山股份或直接開采權,并往精品方向發展,力爭在全球石材產業價值鏈中擺脫末端地位。www.www.dechunwater.cn
南安是全國唯一的“中國建材之鄉”,擁有石材企業1500多家,石材年產量、出口額均占全國的50%以上,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是國內最大的石材產業集群、石材加工貿易基地。
近期南安石材業的一項數據分外搶眼:今年1-9月,南安石材出口13814萬美元,比增近7%,對美國出口也保持增長勢頭。這在低靡的中國石材業中一枝獨秀、逆勢飄紅。
“南安石材為何能越做越大?”10月28日,在福建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南安市副市長李天居揭開謎底——政府鼓勵當地石材企業在國外購買礦山或直接開采,迄今已有100多家企業擁有國外礦山股份或開采權,企業從這些國家進口原料加工后,大部分又通過海關保稅出口國外,即“兩頭在外”。
李天居告訴CBN,南安石材企業控制的礦山遍布俄羅斯、土耳其、印度、南美、中東、巴西、埃及等國家和地區,出口覆蓋面也逐年擴大。
“走出去后,企業素質和提潤都提高了,總體感覺很有利。”李天居說。
事實上,南安市還積極引導石企海外“淘金”,對企業外出參展每年補助700多萬元。今年,該市組織了55家規模石材企業亮相卡塔爾、沙特等國際建材展,中東市場的出口因此增長35%,至上石業、溪石、天天發石業等企業已在中東地區設立加工廠或辦事處,初步形成中東石材銷售網絡。下半年還將組織企業到巴西、臺灣參展。
但“走出去”也時常遭遇風險。據李天居介紹,與在國外注冊石材貿易公司相比,在國外注冊加工廠更為困難。該市今年鼓勵5家企業到迪拜辦廠,但其中兩家因當地的注冊法規問題,折騰近一年仍未注冊。根據當地法規,中方企業注冊須由當地居民擔保,并將資金打入對方賬戶,但卻出現了擔保人誠信等問題。
此外,中國石材的“物美價廉”也讓李天居感慨不已。
讓率領當地石材企業經迪拜轉至卡塔爾參展的李天居震驚的是,在卡塔爾,即便中國企業將在迪拜展銷產品的價格調高20%,國外客戶仍驚呼質量優于意大利同類產品的中國石材價格低廉。
這與擁有1枚中國馳名商標、9枚省著名商標和15件省名牌產品的南安石材形象很不相符。
痛定思痛的福建省經貿委和泉州市、南安市政府決定,在11月8日至11日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上,首次舉行中國石材精品設計展示會和中國設計師石材選材對接會。
李天居介紹說,屆時將邀請國內22家著名建筑裝潢設計室的知名設計師參會,與100家石材企業遴選的1-2個精品有效對接,逐步引領石材產品向高端方向發展。
此外,南安市還積極推動企業上市,目前已有5家石材上市后備企業,數量居全國之冠。今年,該市規模企業已達750家,而污染大、品質差的小企業已淘汰397家,明年上半年前還將全部關閉其余無證照小企業。
福建省經貿委副主任胡渡南對記者表示,中國石材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居于末端,目前南安石材業的集體突圍,就是要往全球產業鏈前端轉移和延伸。為此,南安乃至福建的石材企業必須增強產品創新能力,推動產業文化建設,將東西方文化融入產品中,使之暢銷于東西方市場。
世界石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