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四道灣子鎮白斯朗村600名農民自7年前開始就到遠離家鄉的集寧市興和縣思云石材礦里打工,不僅個個成為理石開采、加工的能手,而且每年總收入達到2000萬元,人均收入超過3萬元。www.www.dechunwater.cn
白斯朗村是一個僅有700多戶、2800多口人的農業村。全村11000畝耕地主要種植玉米、水稻、谷子和雜糧等作物。由于地少人多、經營粗放,全村依靠種植糧食作物的農民致富的步伐一直比較緩慢。同時,全村有1000名青壯年剩余勞動力“一年總有半年閑”。為了組織剩余勞動力外出打工增加收入,2003年,這個村陸續有620多戶農民在村委會的統一組織安排下,到素有“理石之鄉”之稱的集寧市興和縣從事采石、加工等職業。幾年后,這些從當地農田里走出的農民工不僅個個成了當地理石石材的采集、加工能手和技術骨干,而且人人年均收入都超過3萬元。其中有13戶農民經過在石材廠的多年打拼,目前不僅成為石材采礦、加工的小老板,存款超過了百萬元,而且在城里買了汽車和樓房。據這個村的黨支部書記王富介紹,近幾年來,全村每年在集寧市從事石材開采和加工的農民都在600人以上,每年打工的總收入都在2000萬元以上,人均收入超過3萬元。
世界石材網